浙江在线杭州2月13日讯 “宣清,我们一起在龙身上刷一遍羊油。”“金彪叔,龙头上的‘火焰山’好像需要再调整一下。”正月里,新路湾镇小马埠村的大礼堂里热闹非凡,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此,只为重现销声匿迹18年了的小马埠龙灯。
小马埠龙灯因以木板来固定灯节,又名“板龙”,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新路湾镇小马埠村的传统文化节目。舞龙,既表现龙的灵性和威仪,也表达了人们生活幸福的喜悦和对未来太平、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情怀让老龙“重出江湖”
在小马埠人的记忆中,板龙是精致的画。几十个扎灯师傅,以松树制长凳,一个长凳一节,长凳肩上,用老毛竹劈成的篾条扎成弓形,龙头龙尾则编成圆形作骨架,棉纸糊上去后绘以龙的图案。数百根蜡烛点起,通体火红,煞是好看。
曾经,小马埠村几乎每年都会组织舞龙。然而岁月更迭,时光流逝,随着老艺人们一个一个告别人生舞台,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务工,村里将这条独具特色的“老龙”搁置一边。谁也不曾想到,这一搁置就是18年。
“龙,代表着吉祥如意;舞龙,可以凝聚人心,全村人做梦都想让老龙重新舞起来。”为了不让春节期间那份带有浓重乡土气息的“戏氛”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灰飞烟灭,淡出历史舞台,如今已在杭州创业的村民杨建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谋划着让小马埠板龙“重出江湖”。
去年9月,杨建红和几位同在杭州创业的老乡一起回到了小马埠,当着全村人的面提议成立舞龙会,重新舞起“老龙”。
“我出资买材料。”“我来做木板。”“我会画图案。”……这一次,杨建红他们触动了小马埠人对龙灯的念想,于是,全村人如20年前那般,你出钱他出力,风风火火地准备起舞龙盛事。
记忆让老龙代代传承
小马埠龙灯无需构思,无需图纸,无需模型,制作全靠一代代手艺人口口相传。如今,年轻一代对龙灯制作已没什么记忆,只有老一辈的还依稀记得。所以,今年78岁的“老龙头”吴金彪就成了制作龙灯的主力。
“我从小就喜欢龙灯,看到村里老人在做板龙,我会主动去帮忙,打打下手,时间久了,自然就会了。”吴金彪说,龙灯制作,犹如流水线一样,破篾、扎篾、铺骨、糊纸,专人负责一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不然龙灯就会显得很粗糙。“就拿看似最简单的破篾举例,每根细竹条粗细都要匀称,不然后期扎龙难度就会提升不少。”
一直以来,吴金彪都害怕小马埠龙灯面临传承“断档”的问题。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在这次让老龙“重出江湖”的过程中,他竟收了一中一青两位扎龙头的徒弟。
“作为龙的传人,制作龙灯的手艺不能失传。”今年55岁的林宣清告诉记者,看着吴老这么卖力,顿时感觉自己身上有了传承制作龙灯这项技艺的责任,于是,他便主动拜师,学起了扎龙头。
“我一有时间就在旁边指导,希望小马埠龙灯能一直舞下去。”看着徒弟们用心制作出的一件件龙灯成品,吴金彪笑得特别甜。
除了扎龙头,龙身上的彩绘也是很重要的。“画的时候,就得想着如何龙更好看,更生动。”今年88岁的退休教师张文良,专门负责绘画。因为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不少村民在张老的指导下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
记者在现场看到,各式各样的涂料、画笔,一字排开,让人目不暇接。张文良说,他要随时更换颜料和画笔,绘画难就难在临场发挥,如何让龙鳞、龙爪、龙身等栩栩如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小马埠板龙也做了不少改进。曾经,龙灯里放的是点燃的蜡烛,龙灯模型就容易被燃着。现在,该村的龙灯模型里面都放着由电池来供电的小功率灯泡。“如此一来,夜晚舞龙灯时照样光彩夺目。”吴金彪说。
齐心让老龙“舞出精彩”
不只是制作龙灯耗时耗力,舞龙灯也是一门技术活,村里年轻力壮的都要担负起舞龙的责任。而舞龙一定要配合,所以村里每次舞龙前,都要提前在空地上操练几遍。
“舞龙需要用巧力,这左一下右一下的,用蛮力的人没有半小时肯定手脚酸麻,没有力气再舞了。特别是在做盘龙造型的时候,可马虎不得,弄不好这龙就会打结,不只龙灯坏了,还会坏了邻里的和睦关系。”在人群中,老吴显得最精神抖擞,他一边点缀着龙骨祥云,一边教着村里的后生们舞龙。而舞龙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听得格外认真,为了舞龙,不少在外工作的后生都提前赶了回来。
在舞龙人的眼中,龙头的地位举足轻重。“龙头需要往地面一扫,但又不能碰着地面,万一要是去哪个接灯的人家龙头沾了地,那可是烦了大忌的。”曾经,杨建红是村里舞龙队的一员,提起舞龙时的讲究,他如数家珍。
为了看老龙“重出江湖”,原本初七就要赶回杭州工作的杨建红特地在老家待到了正月十二。当天傍晚,天空滴滴答答地下着雨。晚饭后,杨建红和村民们陆续来到村里寺庙前,一起期待起灯。
“开舞!”在经过“点睛”之后,这条沉睡了18年的“老龙”苏醒了,先沿着村里的祠堂、庙宇舞了一圈,随后,一面大锣开道,排灯高照,唢呐锣鼓,鞭炮一股脑儿地震响夜空,18年前的景象,再一次重现在大家眼前。
“春节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龙灯,总感觉年味会逊色很多,明天我就要回杭州工作了,希望这一条‘龙’,可保佑家乡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越来越好。”在杨建红眼里,留住年俗,也是留住乡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