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优越,树立了丽水人对于生态文明的自信;精神文明的丰盈,源自全体市民的点滴累积与努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加快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不遗余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城市。
早在2008年,丽水就启动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六城联创”,连续9年持续发力,先后创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
在“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理念指引下,丽水在提升城市品质、市民素质和人民群众幸福感上下功夫,收获了沉甸甸的成绩:平安建设全省“12连冠”、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全省“9连冠”、食品安全满意度全省“8连冠”、社会道德环境公众满意度全省“3连冠”……
文明,一座城市的追求
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是全体市民的美好向往。
近年来,丽水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抓手,丽水上下以“首战即决战”的创建决心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百将一心,三军同力。市委书记史济锡在今年初的誓师大会上铿锵有力地说: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大力强化“尤为如此”的使命担当,弘扬“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奋斗精神,在全力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中展现丽水铁军风采!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市委书记、市长带头,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迅速带动了机关党员干部纷纷参与创建。城区主干道全部由各机关党支部包干。节假日、上下班路上、早晨晚上健步走时开展文明劝导,成为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和文明习惯,大家亲切称之为“马路高尔夫”。
文明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在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下,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先后成立志愿者队伍,注册志愿者达28.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参加文明创建志愿活动总服务时长达50余万小时。全市233家单位、89个市民小区、所有中小学校、主要景区,均开展了“无烟头”创建活动。
文明创建,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自豪。“捡不到烟头的城市”成了响亮名片,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大案例。游客纷纷点赞:丽水山好水好空气好,环境更好!一位台胞回乡探亲时,由衷感叹:论城市整洁,丽水胜过台北!
文明创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这座城市。在城市功能完善和建设管理上,丽水大力实施“三大民生工程”:
——推进城市更新优化工程,留住共同的乡愁记忆。花园路、大洋路、中山街等商业示范街区改造提升;完成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老小区改造、主城区污水收集处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 16个农贸市场新建提升,34个老旧小区面貌一新;上马“二十大民生项目”,实施背街小巷改造、城市污水收集、社区“三防”完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升等;推进城市文化保护和修复行动,处州府城古城墙得到修缮, “谭宅”“刘祠堂背”得到修复,处州城厚重文化得以永续传承。
——推进城市环境提升工程,群众幸福感强烈。对交通秩序、城市立面、社区(城中村)“六乱”、占道经营等30类重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实施丽阳坑、好溪堰两大内河水系整治改造,实现水清、景美、岸绿;累计“拆违”2500万平方米;倡导绿色、公共出行,投放电动汽车1000辆成为全国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实现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城市。
——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智慧城市”雏形初具。强化“数字城管”,开展社区创建“擂台赛”,健全交通、市容管理网格,推进市容常态管理;落实市直部门包路口、包路段责任制;出台《丽水市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建立网格化管理自查、问责、通报、处置制度,形成长效化管理格局。
创建为民,人城共进。秉持这一理念,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奋勇争先,文明创建热潮此起彼伏,文明城市的旋律在丽水大地持续回荡。
文明,精神风貌的窗口
一座城市精神风貌的窗口,是点滴入微的文明细节。
一系列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大行动如火如荼:“微笑丽水”文明礼仪推广行动、“排队守秩序我最美”推进行动、“洁净城乡我奉献”推进行动、“文明交通最礼让城市”推进行动、“整治不文明行为我参与”推进行动……
围绕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丽水全面推进市民文明素质大提升,从农村精神文明、文明家庭创建等一个个小单元着手,让文明成为行动自觉,让崇德向善成为共同约定。
聚焦问题,事不避难。针对文明礼仪、排队秩序、交通礼让等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陋习”,我市从文明宣传、集中整治、完善制度等方面着手,全方位、高强度地整治城市文明陋习,有效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城市文明创建,绝不让乡村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丽水全面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重点针对铺张浪费、厚葬薄养、婚丧大操大办等开展专项整治,推动丽水“乡村春晚”蓬勃开展,乡风文明之风吹拂丽水大地。
借助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我市推进“小城镇文明行动”,实施“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办酒不铺张、邻里讲和睦”四项行动,全市开展集中整治1900多场,治理农村陋习2700多起。
同时,丽水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开展新一轮文明单位“城乡结对、共建美丽乡村”活动,加强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市已创建全国文明村镇6个, 446个文明单位为结对村扶持资金1.2亿元。
家庭,是社会在最小单元,也是最基本的文明窗口。我市开展孝老文明星、生态文明星、信用文明星、爱心文明星、文体文明星、致富文明星“六星文明户”创建,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充分肯定。全市有171个乡镇(街道)、958个村、23.6万户参与创评,行政村创建覆盖面达94%,农户参与创评率达90%以上。
家庭文明,邻里友善,是一个文明社区的体现。至今,丽水已连续10年举办全市“社区邻居节”。政府和媒体搭舞台平台,让平日里难得往来的邻居,能有机会坐在一起,话家常、增情谊,心的距离在不经意间拉近。
我市还持续开展“微笑邻里、美丽楼道、文明小巷”为主题,创建4800多条“美丽楼道”,点亮楼道灯、清除乱堆放,推进文明礼仪进楼道;创建96条“文明小巷”,实现背街小巷全覆盖。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一座城市的希望。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投入2000多万元,建乡村学校少年宫127所,落实运转经费395万元,实现乡镇中心学校少年宫全覆盖。
“未成年人道德文化节”“爱心助学关心桥”“绿谷希望父母成长工程”“阳光文体行动”在丽水方兴未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效应凸显。同时,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创建市级文明校园27所,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越来越好。
公益广告是感染人心、震撼心灵的重要阵地。丽水连续举办年度全市公益广告征集大赛,征集作品2700多件,在市区商业街区、社区、广场、公园、公交站台等20类重要节点运用文化墙、户外广告牌、灯箱等载体设置公益广告,刊播优秀作品,营造了崇德、文明、向上的城市风尚。
文明,全城市民的风尚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参与,成为丽水创建工作的原动力和生命力。
“给每一位陌生人一个善意的微笑,给每一位身边的人一声亲切的问候,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成为丽水人的“文明之约”,传递着这座城市对待他人的友善态度。
丽水打造“五最”城市建设品牌,奏响文明动人的美丽音符。
——打造“最整洁”城市品牌。严格落实网格化保洁、常态化“飞保”“无死角”巡查等机制,推行“精细化管理、规范化作业”。推广“以克论净”理念,实行“双十”管理,积极推进“智慧化环卫”建设,突破考核监管机制瓶颈。突出示范带动,打造一批保洁精品示范街和社区、城中村,不定期开展重要节点保洁整治。坚持“小烟头撬动大文明”,活跃在城区大街小巷的“小荷”志愿者联盟,就有116支志愿服务队加盟,总人数达1.2万人。
——打造“最礼让”城市品牌。我市持续开展“礼让斑马线”集中整治、“礼让斑马线我最美”“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干部我率先”等六大活动,实现全市公交车礼让率稳定100%,出租车礼让率达95%以上,社会车辆礼让率达90%以上。同时,广泛开展“文明过马路我最美”“排队守秩序我最美”“文明旅游我最美”“微笑服务我最美”“烟头垃圾不落地我最美”等“六最美”活动,形成“人人讲文明,共创文明城”的浓厚氛围。
——打造“最有序”城市品牌。发布《丽水文明十条》,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序我最美”“整治不文明行为我参与”等系列文明素质提升行动,逐渐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主动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同时,推进最畅通有序交通循环系统建设,加快停车泊位、机非隔离护栏、人车分离护栏设置,实现城市交通空间综合利用。重点整治违法停车、非机动车闯红灯等“十大交通违法行为”,着力破解小区乱停车问题,让交通秩序越来越有序。
——打造“最有爱心”城市品牌。出台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做到常态化开展“四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建成一批“志愿者之家”、微笑志愿服务亭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推出“志愿汇”手机app,已入驻队伍375支。市区涌现“小荷”志愿者等一批服务队,有116支分队1.2万人参加。我市还实行月评“丽水好人榜”、评行业“最美人物”、表彰市级道德模范等,共表彰“丽水好人”1400多人、市级道德模范80多人,让城市既“山清水秀”,又“充满爱心”。
——打造“最平安”城市品牌。今年4月初,丽水成功夺取“平安金鼎”,实现平安创建全市“满堂红”。完善了“大宣传”“大巡防”“大防控”等“三大体系”。群众广泛点赞:住在丽水有安全感,生活在丽水有幸福感!专业机构测评:市民生活满意度全省第一。
戮力同心,砥砺前行。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首战初告捷”,丽水上下正鼓足干劲,快马扬鞭,朝着高标准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奋勇前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