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照亮处州大地,文明之风润泽全体丽水人。
2017年11月17日,市委书记史济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合影留念,代表268万丽水人捧回沉甸甸的“全国文明城市”牌匾!
经过三年的不懈奋斗,丽水在全国参评的100个地级市中夺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的骄人成绩,创下浙江省历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考评的最好名次,一举摘取这颗城市文明称号中的“皇冠明珠”!
创建成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兑现了“首战当决战、决战必决胜”的誓师号令;得益于市、区“一盘棋”的全力协作和“尤为如此”的使命担当;得益于干群上下同欲、共创文明城合力的最大发挥。
价值引领,全民创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三年来,丽水聚焦群众最关切、感受最直接的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从看似很小的一个烟头入手,追求打造“捡不到烟头城市”的目标,迅速点燃了群众澎湃的创建热情,爱国爱乡、共建文明、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加速形成。
领导带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市委书记、市长带头,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志愿者身份和市民一道上街捡烟头、志愿劝导,带动全市机关党员干部投身创建。节假日、上下班路上、早晚健步走,党员干部自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明习惯,大家亲切称之为“马路高尔夫”。
聚沙成塔,一群人带动一座城。
在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下,1558支志愿者队伍在莲都区街道、社区及市本级各单位成立,30.89万人注册加入志愿者队伍。
丽水“小荷”志愿服务队,成立时仅16人,如今已发展为122支分队1.5万多人的大型志愿服务联盟。
在丽水,每月的“9、19、29日”成为志愿服务日。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上学儿童,还是机关党员干部、各行各业普通市民,均热情参与,上街捡烟头,开展文明劝导。
2017年,全市开展千人志愿活动73次、万人志愿活动45次,日常志愿服务8000多次,文明创建志愿活动总服务时长达1800万个小时。
“捡不到烟头城市”成了响亮名片,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大案例,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及多家中央媒体的点赞。
文明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丽水又提出创建“最整洁城市”目标。
智慧化环卫、网格化保洁、常态化“飞保”、无死角巡查机制得以建立,推动了城市环境的大提升。
“丽水山好水好空气好,环境更好!”游客们纷纷点赞。台胞江文昕先生回乡探亲时,由衷感叹:“论城市整洁,台北不及丽水!”
文明创建,决不能让乡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在丽水,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加快向农村辐射。全市剿灭劣Ⅴ类水、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率100%,乡村不再“脏乱差”,兴起了文明新风尚。
生态、孝老、信用、爱心、文体、致富,这“六星文明户”创建,丽水已连续开展了8年。每年,超过100万的村民参与乡村春晚,“丽水乡村春晚”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新乡风,新文明,新面貌。全市2725个行政村制定文明村规,50万户家庭参加“好家风”建设活动,10万户家庭立了新家训。
以人为本,创建惠民
创建依靠谁,为了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来,市委书记史济锡始终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创建惠民。
三年来,外来的游客觉得丽水变美了,丽水的市民发自内心地感激,“住在丽水真有自豪感”!
高铁站区块变靓了,中山街中段面貌一新,丽水每个月都在变化,三个月有大变化,基础设施优化更新日新月异。
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老小区改造、主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等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如火如荼,丽水市区新建提升农贸市场16个,改造老旧小区34个,累计完成雨污管网铺设93.6公里。
背街小巷改造、城市污水收集、社区“三防”完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升等“二十大民生项目”迅速落地,市区新增停车泊位6300个,安装人车分离护栏4500多米、施划标志标线2.1万平方米。
过去,丽水不少老旧小区的楼道,卫生脏乱、路灯不亮、扶手破损、栏杆锈迹斑斑等普遍存在。丽水开展扮靓楼道小微公共空间行动,建成1700余条文明特色楼道,点亮楼道灯8500余盏,粉刷楼道9500余条。
在处州古城内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桂山路、绅弄、刘祠堂背、文昌路、酱园弄、营房弄、泰山弄等7条古街巷,根据保留原貌、适度改造的原则,重点打造“处州小巷”,以全新面貌展现古城的文化风景线。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一座城市的希望。近年来,我市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社区的平台作用,建成覆盖100%乡镇的17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打造阳光校园、温馨家园、社区乐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总成绩名列全国前茅。
文明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德育教育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遍地开花”,学生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铸就了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城市管理,就是解决百姓痛点。
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秩序、城市立面、社区(城中村)“六乱”、占道经营等30类重点问题,丽水在创建工作中下大力气投入财力人力逐一解决,专项整治。
“五水共治”轰轰烈烈,丽水紧盯市区两大内河水系--丽阳坑、好溪堰,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河长,全力整治改造,实现了水清、景美、岸绿。
“三改一拆”大刀阔斧,丽水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4000余万平方米,拆出了空间,拆出了美丽,拆出了民心。
倡导绿色、公共出行,丽水加快建设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系统,成为全国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实现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城市。截至目前,已建成296个网点1953个停车位充电桩,投放电动车汽车865辆。
城市环境提升,乡村也要更美丽。
丽水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大力实施“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加快推进公路沿线房屋“处州民居”风格外立面改造,已累计建成21条美丽乡村风景线、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历史文化,是乡村厚重的记忆。三年来,文化古村落在这里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丽水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主题,分四批启动185个村的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古村文化重现活力,乡村振兴迎来新生。
凸显特色,打造品牌
文明创建,不搞一阵风,不做表面文章。
群众热情要引导,创建内涵需丰富。丽水顺势而为,给文明创建再添一把火,打造“最礼让、最有序、最有爱心、最平安”城市,着力塑造创建特色,擦亮丽水城市文明的闪光品牌。
在汽车时代,斑马线前见文明,见温度。
创建工作启动之初,丽水就从“礼让斑马线”着手,开展常态化礼让文明劝导活动,设立“文明交通曝光台”,实现城区不礼让抓拍系统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出台《礼让斑马线行为规范》。同时,开展“微笑丽水”文明礼仪普及行动、“你好丽水”文明用语推广行动和“万朵鲜花送文明”活动,知礼守礼行礼成为群众自觉。
据第三方评测,全市公交车、出租车礼让率均100%,社会车辆90%以上。来访的国际友人也惊讶:丽水文明礼让程度赶上了欧洲城市!
城市文明程度高低,公共秩序如何是最好的评价。
三年来,丽水深入开展“排队守秩序我最美”推进行动,将每月11日定为“排队推动日”,声势浩大地推进“创文明交通、治秩序乱象”大整治,让排队上下车、排队乘电梯、排队办事、排队游览、排队购物等形成氛围,成为习惯。
这是一座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的城市,更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最美丽水好人”的形象在丽水高高树起。2015年和2016年,丽水接连遭遇里东和苏村山体滑坡灾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丽水市民自发组织52支民间救援队参与救援,展现了丽水就是一个爱心涌动、团结温暖的大家庭。
“沈姐服务队” “老李帮忙团”等一大批最美好人、最美群体在这里涌现。到如今,全市已上榜“中国好人榜”17人、“浙江好人榜”156人,“爱心城市”成为文明新地标。
平安,是一方百姓最大的民生。
近年来,丽水协同推进文明共创与平安共建,15万名平安巡防员、志愿者协同作战,打赢了党的十九大维稳、护航G20峰会、守护国际互联网大会等战役,形成了全社会讲文明、创平安、促和谐的生动局面。我市也因此连续12年成为省级平安市,并以全省第一的考核成绩率先夺得“平安金鼎”,被中央综治委评为“2013-2016全国综治优秀市”。
建章立制,常态长效
文明创建不会一蹴而就。
聚焦创建盲点、痛点,三年来丽水持续开展“整治不文明行为我参与”行动,推动创建经常化。
文明创建法治化有效探索。
用好地方人大立法权,制定首部地方实体法规《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探索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将市民信用信息纳入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及道德模范评价标准,让守信得实惠、好人有好报,促进道德评价与行业管理、社会治理相结合。
陋习整治常态化持久推动。
占道经营、乱堆放、乱挂晒、乱张贴等深度整治网格式推进,建立自查、整改、问责、通报、处置机制,实现常态化管理。
旅游综合执法不断加强,建立游客文明规范,古堰画乡、缙云仙都景区荣登全国十一假日旅游“红榜”。
社会管理自治化加速推动。
以破除陈规陋习为重点,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自治组织1300多个。
开展“陋习大讨论”,评选“十大陋习”,建立陋习清单,开展“万人劝导不文明陋习”“不文明行为大家拍”系列活动,曝光陋习1.8万余起。
楼道长制、路段长制、绿化带认养制得以完善,全面打造美丽楼道、文明小巷、示范社区。
绿色新风尚蔚然成风。
7月29日设为“丽水生态文明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生态文明新风尚,共享绿色健康新生活。
开展"5+X"系列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万名干部群众巡河治水大行动,群众性护水、护鸟、护林、护花以及绿色出行等活动方兴未艾。
建成6个国家级生态县、165个省级生态乡镇。在全省率先全域消除劣Ⅴ类水断面,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3年“全省第一”。
群众共建共享生态红利,“丽水山耕”生态农产品销售额增长145%,“丽水山居”农家乐民宿经营总收入增长40.6%,农民收入增幅连续8年全省第一。
在丽水,生态战略已融入党员干部群众血脉,文明理念正成为全民生活习惯。
在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的基础上,丽水将乘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个东风,坚持常态长效推动“文明之城”朝着更高目标阔步前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