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一到岗 农厕变亮堂
庆元黄田乡村公厕“所长制”掀起“厕所革命”
本网讯 “闻着气味找公厕,大小粪便堆满地,蝇蛆成群臭熏天。”这是半年前庆元县黄田镇柏渡口村村民给路边公厕编的“顺口溜”。但随着黄田推行乡村公厕“所长制”之后,小小的民生工程发生了巨大的华丽转身。“‘所长’一到岗,公厕变亮堂!”当初的“吐槽”顺口溜,也被村民的点赞声淹没。
2017年5月,黄田镇成立“公厕革命”领导小组,在庆元全县率先推行公厕“所长制”。全镇36所公厕有了“所长”,每一所公厕门口都有“所长”、监督联络员、保洁员照片上墙,同时接受每一位村民监督。
黄田镇柏渡口村公厕位于329省道沿线,人口过往密集。“味儿太难闻,而且屎尿成堆,根本没地方下脚。”过去,由于失管,柏渡口村村民对这座乡村公厕望而却步,怨声载道,更不要说进去如厕。
“不解决好群众‘方便’的大问题,我这个‘所长’就是失职!”吴珍荣是黄田镇的副镇长,同时也是柏渡口这个“臭名在外”公厕的“所长”。去年5月份,他一个副镇长在“所长”岗位上“新官上任”,当天就向群众表态:将“公厕改革”进行到底,每天检查一次,每周突击检查两次,目的就是要落实公厕各项保洁指标。
蹲位整洁见底、厕所内地面光洁无积水、漏水情况,维修不超过12个小时……随着一系列的整治落实,半年过去了,黄田镇公厕小空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厕所的瓷砖都是拿毛巾擦净的。”负责该公厕保洁的朱根娇介绍,每天两次大清扫,她中途还不定期进行清理,时刻让乡村公厕保持城市公厕一样的整洁干净。
监督联络员杨正青负责曹岭至柏渡口这一带十几个公厕的监督工作,对于上墙的10大类别的“所长制”管理保洁制度,杨正青铭记于心,生怕工作不到位,让‘所长’因为公厕问题而扣分受处分。
截至目前,黄田镇共拆除旱厕238个,实施农村改厕960户,改建或新建标准公厕12座,其中,在黄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区域,就拆除了农村旱厕53个,新建公厕4座,“有拆有建”。
“要把这项民生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来抓,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厕所短板,为庆元‘大花园’建设添彩。”黄田镇党委书记方军说,小厕所,连着大民生。今后,黄田镇将继续完善“所长制”,通过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带动全域公厕整体提升,推动庆元乡村全域旅游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