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回首来时路——详解丽水市区城中村改造的“签约密码”
2018年07月25日 08:32:38 来源: 丽水网-丽水日报 马丽飞

  编者按:

  今年4月,市区城中村改造的大幕拉开。500多名征收干部冲锋在前,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势,陆续攻克了许多历史遗留的难题,拆出了丽水明天的美好前景。

  截至7月16日,市区已有圳古村、香蜜园南侧长岗背村、城中村公寓二期后甫村、水东村、古城岛、市中心医院以南括苍路以西区块危旧房征收项目、关下村、城北村塘山脚等多个项目陆续完成签约,为“一年拆出120万平方米发展空间” 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首来时路,多个项目按时保质签约完成,提振士气、振奋人心,也为接下来的攻坚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签约密码”。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激励我们一路前行,奔向“绿富美”的明天。

   水东村:

  “跑”出来的首签速度

  签约完成时间:4月28日

  4月28日凌晨,随着最后一户王某娣在协议上签下名字,水东老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到的320户签约工作全部完成,25年未能破解的历史难题终于迎刃而解。水东老村也成了市区首个签约完成的项目。

  汗水的铺垫下,水东在城中村改造中走出了一条属于丽水的“水东路径”。

  水东老村项目由来已久,1993年,因金温铁路建设需要,水东老村作为仓储用地规划纳入拆迁范围,原丽水市人民政府(县级)同意该村实行“先安置后拆迁”的政策进行新村建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水东新村仅完成了第一、二期的新村安置审批,第三期及外来户安置审批工作则暂被搁置;同时,水东老村除铁路建设需拆除的房屋之外,所有房屋均未进行拆除。

  这一耽搁,就是25年。

  今年的城中村改造中,水东老村位列其中。“只能全胜,不能留下后遗症;只能出经验,不能有败笔”这是市区两级政府给水东老村定下的目标。水东老村攻坚组也立下“军令状”——4月底,“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说水东村的‘钉子户’难缠,我看,都没有我们的攻坚干部‘难缠’”,负责水东区块的指挥部第七征收小组组长林开武告诉记者,一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十次,白天不谈晚上约来谈,约谈不来走门入户访谈,拒门不进的找关系进,征收干部总有办法黏上去,缠上去,最终签下来。

  有一项统计,水东老村项目每完成一户签约工作平均走访约谈达7次以上。“在攻坚的最后阶段,政策已经讲得很透了,唯一的办法,就是靠征收干部的脚步,一步步走到百姓的心里去。”攻坚组常务副组长夏海伟说。(记者 姚驰)

  古城岛项目已完成腾空拆迁。记者 雷宁 摄

  古城岛:

  在底线中释放温暖

  签约完成时间:6月28日

  6月28日,随着古城岛上最后一幢老房子的拆除,古城岛项目就此销号,岛上长达12年的征迁路也就此完结。一路走来,第七征收小组面对腾空拆除、坟墓迁移任务,始终坚持“底线中释放温暖”的原则,用心、用情实现和谐拆迁。

  紫金街道古城村位于南明湖中,全岛仅一条通村公路与外界相连,全村总面积194亩,共99大户、201小户、453人,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其中合法建筑约1.3万平方米,违章及生产用房约4000平方米。古城村土地收储项目征迁工作于2006年启动,至2018年尚有3户未腾空、247穴坟墓迁移以及房屋拆除工作。

  2018年4月23日,市区城中村改造以来,古城岛项目也进入了收尾阶段。距离上一次腾空时隔多日,签约的阻碍也越来越大。但征收小组始终坚信,努力终会换来回报。

  “对于无理诉求,我们坚决按照政策进行劝说,对于合理要求、切实困难,我们尽己所能,全力帮助。”第七征收小组负责人表示。

  最后一户户主孙某元因车祸造成多重残疾丧失劳动能力,长子先天性肢体一级残疾而无劳动能力,次子高中毕业收入微薄,全家仅靠妻子莫某芬种菜和从事保洁工作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对于这一特殊家庭情况,七组做了大量工作。

  12次走访、5次约谈,不遗余力的攻坚之下,原本抗拒的孙某元户终于敞开了心扉。七组也逐渐摸清了孙某元户的诉求和困难。他们主动联系市、区残联等相关部门,在扶贫解困层面帮助解决征收户的家庭实际困难。面对征收组的“温情攻势”,孙某元户终于签下了协议,腾空了房屋。

  6月28日,古城岛项目完成所有房屋拆除工作,12年的征迁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古城岛也即将告别昨日的破败,走向明天的灿烂。(记者 姚驰)

  城北村塘山脚:

  “四促法”助24天完成签约!

  签约完成时间:7月10日

  7月10日下午,随着被征收户张某来到市区城中村改造第八征收小组(白云街道)办公楼,在土地房屋征收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城北村塘山脚区块项目实现了100%签约。这也是第八征收小组(白云街道)首个全部完成签约的区块项目。

  作为第八征收小组的第一个启动项目,在前期受评估基准价延期影响,晚了一个月启动签约的不利情况下,塘山脚区块项目攻坚组铆足了劲儿与时间赛跑,从6月17日实现“首签”到7月10日完成“最后一签”用时24天,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塘山脚区块项目签约圆满收官。

  一路下来,攻坚组总结出的“四促法”,力保了任务能按时高效完成。

  挂图作战打好基础促签。简洁明了的图表管理大大提高了征迁效率,只要一张图,全组人员都能及时掌握动态,整合每位干部动态资源并迅速完成攻坚任务后的资料检索,形成一户一查档,一村一清单痕迹管理,为签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整合力量抱团互助促签。基于项目时间紧,任务急,整个征收组抱团互助,将工作重心放到塘山脚项目上,整合力量重新组成5个塘山脚攻坚小组,全员扑上,各个击破。争分夺秒持之以恒促签。时间有限,效率为先,攻坚组放弃休息日、节假日,晚上持续到凌晨,把有限的时间“放大”。攻坚组在签约期间,每天下午五点半召开碰头会,坚持每晚、每周末约谈拆迁户。沿袭“盯上、黏住、拿下”白云攻坚精神,干字当头,一户一户做工作,一户一户攻下,朝着目标持之以恒。

  边签约边拆除以拆促签。工作进度使用“签、空、拆”同步进行。在继续做好其他拆迁户的签约工作同时,对已进行签约的拆迁户进行督促腾空、拆除工作。(记者 姚驰)

  关下村:

  “五连”模式实现100%签约

  签约完成时间:7月10日

  “签了!终于100%签约了!”7月10日凌晨两点,岩泉街道关下村又传来好消息。经过不懈努力,最后一户征迁户陈某斋在协议书上落笔签字,这标志着关下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也实现了100%签约。

  关下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共有征迁户157户,第一批已完成签约75户,第二批82户于6月1日正式启动签约。

  第五征收组和岩泉街道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历史遗留问题多、村民顾虑大等困难,以“点线突进、要点倒逼、点位破题”为主线,秉持 “晒谈合拆”倒逼、难点主动出击、连启六连模式等主动担当,众志成城,成功实现关下村签约率100%,累积签约82大户。

  经过一个多月加班加点集中攻坚,累计调解纠纷18起,解决重点疑难问题25个,于7月1日完成81签。并对最后一户进行多方约谈,持续攻坚,终于实现100%签约。

  在关下村的签约中,征收干部们创造性地开启了“五连”模式:连续谋划,精准统筹布局;连续走访,及时掌握实时动态;连续倒逼,组合拳主动出击;连续奋斗,持续攻坚;连续签约,化解最后顾虑,做到100%的主动担当。

  “在一线的征收干部都很拼,这个100%来之不易,我们是‘5+2’‘白+黑’磨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将一鼓作气,趁着这股势头,抓紧完成后续的腾空搬迁等工作。”第五征收小组组长王礼军说。(记者 姚驰)

  圳古村:

  党员干部带头争做征迁“领路人”

  签约完成时间:6月15日

  “叮”,6月15日晚8时40分,第一征收组(岩泉街道)微信群里传来喜讯:“圳古区块最后一户终于落笔签约了!”历时12年的征收签约工作就此画上了句号,成为第一征收组率先完成签约率100%的区块,也是岩泉街道第一个完成签约率100%的区块。

  圳古村作为历史遗留区块,2006年发布公告,期间征收工作断断续续,历史遗留36户此次全部完成签约工作。公告发布时间跨度长、谈判难,是名副其实的“硬骨头”。

  工作组进驻后,8天全部完成资料收集,1个多月时间完成全部签约。一路走来,是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让倍感压力的组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次征收按政策执行,我家第一个签字!”这是村委主任陈小伟在征收组入驻后,第一次实地勘察时说的话,他说,城中村改造是造福于民的好事,作为村双委、党员,陈小伟与工作人员一同走村入户,带头宣传政策,自发做自己母亲、兄弟姐妹的思想工作,说服他们按政策执行,带头第一家签约,形成“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良好局面。

  在关键的征迁计划时间节点,征收难度逐渐加大,征迁组长程晓东、常务副组长徐清带领全组人员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多次组织召开组内疑难问题协调会与上报市区指挥部疑难问题联席会议解决历史疑难问题。

  多少个日夜,全组人员始终默默坚守,坚持不懈。组长程晓东说:“当圳古区块签约工作进入到攻坚克难时期,组员们分工不分家、相互帮助、齐心协力、集中攻坚的精气神让我很受感动,作为我组第一个完成签约工作的区块,为组内其他区块作了很好的表率,推动我组征收工作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也为城中村改造工作迈出了一小步!”(记者 张李杨 见习记者 付名煜)

  香蜜园南侧长岗背村项目:

  “对症下药”12天完成签约

  签约完成时间:7月3日

  7月3日上午11时15分,香蜜园南侧长岗背村项目6户历史遗留问题户最后一户完成签约,长达11年的征收项目最终完成。

  从6月22日实现首签,7月3日完成最后一签,短短12日,完成了香蜜园南侧长岗背村项目的全部签约任务,刷新了签约速度。

  香蜜园南侧区块2007年发布征收公告,2014年计划实施拆除,但历时5年都未能攻克。该区块存在历史遗留、产权归属、房租收益较高、产权涉及多个部门等问题,情况十分复杂。

  第四征收小组自4月23日入驻香蜜园南侧区块以来,全组人员发扬“白+黑”“5+2”精神入户收集资料,根据该区块实际情况,分组、分类、分户攻坚克难。

  第四征收小组(岩泉街道)进驻以来,全组上下同心同力,充分运用系统思维能力、法治思维能力、思辨思维能力、精准思维能力,以“谋定促签”“算账促签”“政策促签”“合力促签”为指导,全面完成签约任务。(记者 林子靖)

  后甫村已完成最后一户签约。通讯员 梁梦颖 摄

  城中公寓二期后甫村城中村改造项目:

  公平公正公开赢得百姓支持

  签约完成时间:6月22日

  7月6日上午,随着城中公寓二期后甫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最后一户租户搬迁腾空,标志着城中公寓二期项目可以实施拆除,取得阶段性胜利。

  自该项目搬迁工作启动以来,可谓一波三折。从首签到完成100%签约,再到腾空,市区城中村改造第六征收小组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终于在最短时间内腾空完毕,7月中旬便可实施大面积拆除。

  城中公寓二期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复杂,涉及征收户9户,征收面积2.49万平方米。到今年,项目中有6户被征收户已经是2002年以来第三次被划入红线范围,前两次都无法成功拆除,成了“老大难”。

  城中公寓二期项目作为第六征收组的攻坚项目,完成难度大,要求完成的时间节点近。面对困难,第六征收小组的征收干部一鼓作气,多次入户走访,对被征收户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诉求,从6月1日破冰首签,工作组仅用时半个月时间,逐个攻坚,逐个动摇,在6月15日晚,完成了6户历史遗留户的签约。6月22日下午,随着丽水市城投公司的最后一签,项目涉及的9户全部成功签约,解决16年来的征收难题。

  在市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支持、指导下,第六征收小组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赢得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最短时间内实现项目100%签约,实属来之不易!(记者 林坤伟)

  水东老村项目实现腾空拆除。通讯员 蓝霞 摄

  市中心医院以西括苍路以南区块危房征收项目:

  “五心”工作法融化腾空户的“冰心”

  签约完成时间:5月15日

  市中心医院以西括苍路以南区块危房征收项目是指原专建公司括苍路425号区块,该区块共有12幢房屋,其中11幢为D级、C级危房,1幢为原专建公司办公大楼,占地面积约20亩,建筑面积约15189平方米。

  今年3月份,在市、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和市处置领导小组统筹指挥下,第九征收小组切实运用相关政策和抓住市区部门形成合力的有利形势,加强攻势,乘势而上,通过“点对点”“人盯人”以及“耐心、细心、诚心、贴心、暖心”的“五心”工作方法逐步融化腾空户的“冰心”,加快了整个区块签约腾空速度。

  5月9日,莲都区政府成立原专建公司括苍路425号区块部分危房应急处置指挥部;5月15日,原专建公司括苍路425号区块142户住户全部完成签约,剩余办公大楼6户非法抢占户未腾空;5月16日,市区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对该区块剩余3户危房住户和1户堆放物品户采取危房应急避险处置,并对该区块危房进行排险拆除;5月19日,11幢危房全部顺利拆除。

  下一阶段,市城投公司将加强与市、区法院对接,及时处置改制遗留问题,力争在8月中旬完成原专建公司办公大楼的腾空拆除。

  一路走来,征收人员深知“五心”工作法是沟通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是打开被征收户心扉的钥匙,只要用得好,用得巧,便没有破不了的难题,拔不下的“钉子”。(记者 徐小骏 通讯员 雷伟)

  

标签: 签约;征收;攻坚;腾空;城中村;古城;拆除;危房 责任编辑: 丁慧刚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