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中国古建筑国际研学营在甬开营中外学子以“游学”的方式,听讲座、考察遗迹、座谈交流……
2016年08月06日 11:12:46 来源: 宁波晚报

  浙江在线8月6日讯(记者 包凌雁 摄)(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张璐易)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游学”这一教学方式,在宁波重现。8月4日,2016年度上海交通大学“SUMMER SCHOOL”之中国古代建筑课程暨国际研学营在保国寺正式开营。来自中、美、日等国的建筑专家汇聚甬城,与来自以色列、韩国和中国的学子一起,展开宁波古建研学之旅。

  专家的讲座史料翔实内容丰富

  当天上午,宁波市文保所副研究员黄定福开设主题讲座《宁波城市历史及建筑特色》,向参加研学的师生讲授宁波千年文化传承在古建筑中留下的历史痕迹。从五磊寺到阿育王寺的舍利宝塔,从七千年历史的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到保国寺的千年大殿,从中印文化的深厚渊源到海丝之路上各国建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专家的讲座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这些建筑的生动故事,让师学们跨过时空的界限,触摸宁波乃至世界的文化史,经历了一次天马行空的古建文化千年之旅。下午,师生们游历了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博士、建筑技术专家文琛表示:“今天看到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对宁波能够保存下来如此完整的建筑文化遗产感到欣慰。”

  游学是古代常见的教学方式

  据悉,本次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共同主办,营员来自以色列、韩国成均馆大学以及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在宁波研学期间,主办方邀请古建筑专家进行相关课题的授课,并安排营员到保国寺、慈城古建筑群、天一阁古建筑群以及阿育王寺、天童寺、高丽使馆等十余处历史文化遗迹考察、座谈交流。研学营活动将于8月10日结束。

  游学是中国古代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孔、孟、荀等大教育家都曾在周游列国中传道解惑。西汉经学家郑玄也曾“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地”。2014年12月,在全国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指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的工作方向是正确的,称其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标签: 游学;学子;座谈;考察;遗迹 责任编辑: 程永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