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谁在斑马线前最礼让
鄞州9名高中生蹲了6天马路 晒出一份斑马线前让行“红黑榜”
2016年08月10日 07:45:44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陶悦清

qjwb20160810n0003v01b003.jpg

  私家车让行率最低。   

  浙江在线8月10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陶悦清)“7月20日上午7点半到8点半的早高峰时段,百丈路朱雀社区路口人行道有29辆出租车在斑马线礼让行人,也有27辆车没有让行……”这是今年暑假,鄞州中学9名高中生“蹲点日记”的一段记录。

  8月1日一早,刚完成调查的王兆逸同学等9人,将6天蹲点所抓拍记录的“不礼让”图片、数据统计、调查心得建议等集结成帖,上传到宁波天一论坛。钱报记者昨天打开帖子看了看,点击率还挺高,目前已有近一万人次浏览,近百条跟帖留言。

  实践小队队长王兆逸同学说,“蹲点”行动的初衷是为完成主题为“礼让斑马线”的暑期社会调查,他们自觉统计数据的样本不够大,索性就多曝光些抓拍的不礼让行为,起个提醒作用也好,“真没想到会火”。

  小伙伴连续6天蹲守斑马线

  统计不同车辆的让行情况

  原来,今年暑假开始前,鄞州中学的老师们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份另类的非书面作业:

  走出校门,或是参与志愿服务,或是进行社会调查等,总之,要亲身参与到一项社会实践中去。

  7月初,王兆逸找到另外8名同为高一的校友,组成了9人实践小队,选题确定为“宁波斑马线前礼让情况调查”。

  按照大家商定的结果,7月20日到25日,小队成员各自选择了一处没有设置红绿灯的斑马线蹲点。监测时间点也有严格规定,6天里,在早高峰(7:30—9:00)、晚高峰(17:00—18:30)这两个时间段里,各蹲点1小时, 仔细记录。

  王兆逸还为每位成员设计了一张统计表,“表格里划分公交车、出租车、公共用车(电力、自来水、煤气公司、城管、环卫部门等车辆)和私家车四大类,我们需要对不同车辆的让行情况做分类统计。”

  钱报记者翻阅帖文看到,9位同学当时手写的统计图表也都一一传到网上,在他们密密麻麻的“正”字统计下不难发现,除了公交车,大部分车子没能做到文明礼让斑马线。

  直到第七辆私家车过去

  男子才得以过斑马线

  除了需要眼疾手快,及时记录下车辆的礼让行人情况,9名队员还扛起照相机,用镜头拍下斑马线前的“不礼让”行为。

  7月20日是调查第一天,王兆逸选择的是七塔寺门口。去年,小王的妈妈就曾收到一张电子警察罚单,处罚原因就是“七塔寺前斑马线未曾礼让行人”。一年过去了,这条令老妈“耿耿于怀”的斑马线前,更文明一些了吗?

  在小王拍下的照片里,一位老奶奶在公交前安然走过,但配图的文字有些反转的意思,“踟蹰半天,好不容易跨上斑马线,最后竟然被逼得退回原点。幸好,来了一辆公交车。”

  论坛上网友们评价说,“始终感觉,行人需要勇气和运气。”

  中心城区观察了,那么相对偏僻的市郊又如何呢?有小组成员专门拍下一组连拍照片,地点在鄞州区创新路上,东裕新村跟春江花城小区之间的斑马线。从照片上看,这段路上车流量不算太大,行人也不多,镜头里只有一位身穿褐色T恤的年轻男子正等待过斑马线。

  一辆、三辆、五辆……记者对着这组连拍照片一张张数,直到第七辆私家车过去,这名男子才得以过马路。

  公交车让行率最高

  社会车辆让行率最低

  帖文最后,9名中学生根据6天的实际观察与数据分析,作出了相应的报告结论:

  从车辆种类看,让行率最高的是公交车,让行率87%,其次分别是公共用车、出租车、社会车辆,让行率分别是52%、39%、31%;以地点论,位于市区的让行率比位于郊区的让行率要高,而且高出数个百分点;以时间段论,早晚高峰让行率差别不大,但个别成员在夜间(20:30起)作过调查,发现夜间的让行率不甚理想。

  小队成员们表示,这次“蹲点”斑马线行动的暑期社会调查,因为统计数量有限,最后的报告存在缺陷,“既然这样,我们索性多抓拍一些不礼让行为,放到网上,起个提醒作用也蛮好嘛!”他们也希望今后还能深入调查,给出更客观的数据。

  钱报记者看到,不少网友给学生们的这份暑假作业跟帖点赞:

  “实践调查做得非常棒,有图有真相,数据统计更具说服力。”

  “在暑期开展实践活动,融入社会,才是中学生最该体验的。为你们点赞!”

标签: 斑马线;礼让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81032232010926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