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加价、延时……宁波不少服务行业尚未切换到"上班模式"
2017年02月07日 08:24:51 来源: 宁波日报 记者 周琼

  “楼下卖豆腐脑的大姐,你啥时候才能开工啊?早餐饿了N顿了!”昨天,市民王小姐在朋友圈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记者注意到,昨天是农历正月初十,但在许多上班族切换到“上班模式”的时候,不少服务行业依旧处于闭门谢客的“假日模式”,让不少市民感到“城市缺了他们,真不方便”。

  昨天,在鄞州中心区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上班的吴小姐“咬着牙”把闹钟调早了半个小时,为的是做便当带到办公室当午餐,“公司附近大部分餐馆还没开门,叫外卖也比平时慢得多。”在高新区上班的刘先生也有着类似的烦恼。原本吃早餐的选择很丰富,楼下有口口相传、汉堡小子、巴比馒头、沙县小吃、嵊州小吃等一溜五六家早餐店,直到昨天,总算有一家嵊州小吃开了门,其他早餐店都还没有进入营业状态。“嵊州小吃的东西比平时贵了20%不说,排队的人还特别多。”

  记者昨天在高新区、鄞州区等地观察了一番,的确,诸如越乡小吃、奉化牛肉面等许多各具地方特色的餐饮店依旧处于关门状态。

  同时,除了“吃”这个基本需求,许多生活服务行业目前也尚未正常运营。江东区茂兴街上的一家理发店,理发师忙得团团转,“一些人求个新年新气象的彩头,年后就来修剪头发,可放假回家的员工还有不少没回来。”记者注意到,在一些理发店,洗头平均要等待半小时以上,即使能够排上队,价格也比平日要贵上两至三成。

  而在多家汽车4S店,更是“等等等”,因为春节假期时一些受损车辆累积,许多4S店一开年就忙得停不下来。家住海曙联丰的一位周女士告诉记者,春节时车辆不慎发生剐蹭,车身一侧“豁了个口子”。正月初八她就把车送进了4S店,不过,回复是:至少一周才能取回爱车。

  “平时感觉不明显,这个时候才会觉得,城市里少了这些人,还是特别不方便。”不过,对于这一切,许多市民表示“很理解”。市民董小姐告诉记者,“务工人员一整年在外打拼,回家过年陪老人毕竟也重要。只不过私下还是会希望可以尽快恢复日常的状态。”


标签: 服务业;上班模式;宁波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