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2岁老人,在吃糍粑时被噎住了,送到医院已是40分钟后。忙活了近一小时,老人还是走了。”前天下午,北仑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思德发布在朋友圈的一则消息让人心情沉重。
悲剧是怎么发生的?市民们碰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处理?相关人群该怎么避免这类意外的发生?记者采访了刘医生。
这位不幸去世的老人是北仑人,今年82岁,平时身体还算硬朗。事情发生在前天早上7点。当时,老人像往常一样起床吃早饭,吃的是他最喜欢的糍粑配豆浆。没吃几口,老人就一下子站起来,张着嘴,说不出话,脸也涨得通红。
“不会是噎到了吧?”老伴紧张了,一个劲让老人赶紧喝点水,但老人根本喝不进去,老伴又给他拍背、捶胸,一两分钟后,老人瘫坐在椅子上,眼看快不行了。
老伴急坏了,立马打电话给子女。子女赶来,七手八脚把老人抬下楼又抬上车,然后送到附近的北仑区人民医院。一番折腾,距离事发已经40分钟过去了。
“送院时患者呼吸心跳都没了,瞳孔也放大了。其实,他住的地方离医院不过一公里路。太可惜了。”刘思德告诉记者。
刘思德告诉记者,这类悲剧时有发生,如果没有开展现场自救和他救,等送到医院,十有八九救不回来。因为人被噎住后,呼吸心跳骤停,最佳抢救时间是之后的4至6分钟,如果没有在这一黄金时间内接受心肺复苏急救,每过一分钟,当事人生存的机会就直线下降,超过10分钟,一般情况下人就救不回来了。
以食物噎住为例,需要采取哈姆立克手法急救。具体操作办法是,施救者从背后抱住患者,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放在患者腹部中央,即肚脐稍上方,另一手抓住拳头,并对患者腹部快速向上按压。重复快速按压动作,造成一阵一阵的内部气流,直至异物吐出。
患者身边无人时,可以自行将腹部靠近桌沿或椅背,同时将身体前倾,借助身体的重量撞击上述物体,将异物吐出。
刘思德提醒广大老年朋友,最好少碰糍粑、汤圆、年糕、粽子等粘性较大、不易嚼烂的食物,吃饭时也要放慢速度,提醒自己多咀嚼几口再咽下,嚼不烂的食物果断吐掉,不要勉强吞下,此外,吃饭时要专心,不要边吃边说话。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