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宁波慈溪新浦镇一帆农场的罗国民去年承包下1800亩田地,投入1100万元把农田改造成“葡萄公园”,田埂浇铸上了水泥小道,农田铺上了160米的葡萄景观长廊。
这五年,罗国民的“一帆农场”一直就没消停过,从最初十几、二十亩的家庭农场,到拼命扩张产能,再到如今缩减产量,向质量和绿色要附加值……这条升级换代的路子,让他的葡萄从每斤3元卖到15元。
让罗国民不停“折腾”的是宁波提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而建设示范区背后真正的用意,是这几年宁波逐步拉开了城市框架,每年建成区面积要向周边乡镇扩大1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率68.8%,可在扩张的路径里,“新入伙”的村镇无论形象还是承担城市功能能力,都与全国大城市的标准有不小差距,急需提升补短板。
一座城市不会只有城,没有乡。宁波要对标全国大城市第一梯队,城乡融合、共同提升是绕不过的坎。
宁波城乡融合度在全省得分不低,2008年前后还一度升至榜首。当下,宁波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1.8:1,连续13年保持缩小态势,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持续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但细看数据涵盖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四大城乡统筹领域等 20个指标,不难发现,评分多是城乡框架设置的量化分,规模之下的质量高低一时难以考量。但请不要忽略,质量是规模可持续的基底。
不久前,一个网络帖子热议:最近去了四明山,山美水美,但走进民宿,装饰摆放大多与城市普通酒店雷同;想听老板聊风土人情,老板却埋头干活,不愿理睬,更别提跟着老板去周边走走。网友吐槽说,这些软服务是民宿最初打动人心,区别于星级酒店的核心所在,但显然这里情怀不足,没有杭州天目山民宿“有走进家的感觉”。
同是山区,也同在每年的“避暑胜地”榜单里,禀赋差不多,口碑却迥异。帖子看似抱怨宁波乡村民宿的发展不足,实者戳中了宁波在城乡融合品质上的软肋。
发展乡村旅游,志在提升农村产业,富民乐民,推动城镇化进程。近年来,四明山启动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等工程,红色老区落后面貌大大改观,一年新增民宿就达50家,可惜平均档次不高,标价徘徊在每晚几百元上下。放眼宁波全市的2000多家民宿,空置率也高达60%,一些投资超过500万元的高端民宿,很难回本;更多的乡村民宿回头客少、留人难。
反观杭州,虽然乡村民宿的总量也有3万多个床位,与宁波基本持平,但标价动辄几千元一晚,且能保持常年客流不断,这故然有省会城市区位优越、客流充裕等先天因素,但其品质与吸引力可见一斑。
两者区别,来自城乡统筹过程中的“质量关”。农村新产业上马,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不能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标准上,产业需要高起点的规划与高规格的引导,就像杭州天目山乡村民宿在标准制定时连房间数量设置也略高于国际标准一样。因此,宁波除了保持农村产业规模效益外,更要下足功夫提升产业的品质和档次。
(二)
让人记得住的城与乡,才是有情怀、有特色的城与乡。
顶层设计,要讲究特色,个性鲜明。去年发布的《杭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杭州将重点打造四条农业产业景观带,分别是“环西湖茶文化创意农业产业景观带”、“三江一湖沿岸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景观带”、“西部山区生态农业产业景观带”、“东部平原精品农业产业景观带”,内容简明,却切中要害,行外人一看就能对每个产业带的功能了然于胸。
同期出台的宁波版农业“十三五”规划着力点却截然不同。规划提出到2020年重点建成80万亩标准化粮食生产功能区、4万亩蔬菜生产功能区、100个都市农业示范区、5个绿色畜牧养殖园区,农牧业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全产业链10条……这些目标似乎更强调产业广泛的覆盖,这跟宁波城市发展的轨迹分不开。
大工业一直是宁波经济的支柱,农业地位并不突出,且分布往往呈零星化、碎片化,缺少相互关联度,这就导致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叫得响、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农场、大基地。最直观的例子,杭州西湖龙井茶一斤均价几千元,宁波茶叶均价才几百元。这纵然有品种、水土、产量的原因,但个性化的识别度所造就的品牌效益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产业缺少个性,直接拉低了承载它的乡镇的识别度。走在龙观镇和四明山镇,你或许会分不清楚彼此,但走在杭州三口镇和龙坞茶镇,你肯定认得出前者的香榧林,和后者“波尔多式的江南茶山”。
事实上,宁波人均耕地保有量比杭州要高,还有杭州湾、三门湾等成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单是宁海下洋涂就能为提供1万亩新造土地。而且,宁波不仅有山有水,还有江有海,农村资源远远比杭州要充足,如何放弃大而全的产业思路,雕琢每个乡村的产业特色,是城乡统筹中宁波需要考量的加分项。可以说,宁波不缺总分,缺的是附加分。
宁波农村产业如何突出特色?宁波市农艺学会秘书长王旭伟高级农艺师举了一个例子,慈城镇2000亩的花海稻香区,规模不算宁波最大,但当地在上面规划设计了太阳笑脸、慈城logo等多个图案,一时间市民便被吸引而来,每个周末皆人流涌动。这种因地制宜的农田景观规划,便是造就个性的好点子。
宁波提出“十三五”期间建设生产、生态、生活同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绿色都市农业强市。农田景观规划,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每个区块都该思考与城市不同的结合点,一区块一特色,才是宁波城乡产业一体化的着力点。
(三)
记得2014年采访宁波北仑“我是农民”时,它还是个在只有4个网点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可彼时的杭州临安一个小小的白牛村已经有40多户农民从事电商,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一个农民网上开店卖自家山核桃年收入有100多万元。
这不单是两地农村电商的差距,也是杭甬城乡产业融合境界的区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城乡产业彼此介入、深度融合的要义,更是城乡统筹、城市反哺乡村的关切所在。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产业高地。譬如杭州互联网产业独步江湖,全国行业网站有一半以上集中在浙江,而这其中的一半又集中在杭州,包括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网盛科技。产业带动了整个城乡的互联网设施和应用,借了这股东风,2007年杭州开始探路互联网与农业的联姻,如今已有两成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触电”,其中三分之一强的企业自建网站,近八成企业通过淘宝平台进行销售。
宁波的乡村又该如何问城市经济借力?其实,最初的苗头曾出现过。
几年前,你若参加北仑乡村一日游的旅行社线路,赏完洋沙山风景区,导游便会带你到全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吉利汽车去,看看两万余个零部件165秒装配成一辆汽车。这种模式一度上了新闻头条,吉利也入围国家旅游局“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仅在北仑,像这样省级以上工业旅游示范点就有3个。
宁波在全国率先推出乡村旅游全域化,以此为突破点,提升城乡品质和产业融合度,助力“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作为制造业大市,宁波工业旅游的资源得天独厚,在服装、家电电子、轻工文具、机械制造等行业拥有一批“潜伏”在城乡的优势企业,完全可以跟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为乡村绿色产业注入新的血液。
可惜,这股星星之火并未形成燎原之势。由于没有盈利模式、牵扯精力太大等问题,许多企业被逼退,目前吉利汽车已经退出了工业游的序列。
新型的城乡产业关系,需要构建城乡产业合作的实现机制和战略举措。这一点,值得宁波深思!政府需要给予足够的路径引导和政策扶持,就如同当年杭州修改《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拿出财政资金用于提高西湖龙井茶的品质和生产能力,助力一个产业健康发展一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