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七旬老人坐车一个多小时“求聊天” 专家:子女要多关心
2017年04月13日 10:20:41 来源: 宁波晚报 孙美星 刘扬

  昨天,宁波市中医院护士陈君艳在朋友圈里讲了一个让她鼻子发酸的故事:一位年过七旬的陌生老人,拿着旧剪报,辗转一个多小时车程找到做关爱老年人志愿者的她。只因老人心里苦闷,想找她聊聊天。

  陌生老人拿着报纸来拜访

  陈君艳是一名90后护士,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副理事长,因为从事了多年的临终关怀志愿者,被老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天使女儿”。

  前天,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拿着一张剪报来到市中医院工会,希望见见报纸上这位护士。 “第一眼见到这位老人,他表现得很局促,觉得很不好意思就这样贸然找到了我。”陈君艳说,经过交谈后才知道,这位老人来自鄞州五乡,离医院来回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

  刚开始陈君艳以为老人有事情需要求助,谁知老人的要求让她很是吃惊:老人专程来见一见她,只为找个人聊聊天。陈君艳说,老人看上去挺精神的,就是感觉心事重重。原来老人自己心脏不太好,老伴最近骨折了在家里养伤,儿子因为忙,也不大有空来看他。最近老人晚上心情不好,常常睡不着,总觉得自己老了。

  陈君艳和老人交谈了半个小时,老人吐出了积压在心里的不快,心情好了很多。临分别的时候,老人很开心,他们相互留了电话。陈君艳告诉老人,以后有什么不快,尽管给她打电话。

  已经有三位老人先后向她求助

  送走这位老人,护士陈君艳在感动之余也觉得鼻子有点发酸,她在朋友圈里,分享了这段经历,并写道:“这应该是第三个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我的老人了……”

  陈君艳说,之前有一位60岁的老人,在电视上看到对自己的采访,后来辗转找到她。这位老人家庭条件挺好,和老伴身体也不错,她儿子虽很孝顺,但感觉不够贴心。老人找到陈君艳,也只是想聊聊天。

  “老人就像孩子一样,需要别人的呵护。特别是春天,也是抑郁症高发的时候,老人更需要关注。”陈君艳曾在市中医院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做过护士,接触过不少老年人。她发现,孩子来看望少、受到关心少的老人,往往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差,情绪也常常不好。

  “我作为一个志愿者,表现得再好也只是点缀,替代不了老人自己的家人。”陈君艳说,她接触到的几位老人,最大的苦恼都是比较孤单,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声音,和他们沟通交流。

  宁波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张子霁说,老年人因为年纪大了,社交圈缩小,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来自子女或家人的关心,如果双方沟通不畅,老人的情绪没法宣泄,就很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另外,作为老年人,要多关注自己的社交圈子。如果只是单方面的索求容易造成子女的负担感。老人可以多找一些爱好的事情做,或是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这样不会觉得自己空虚,感情脆弱。(宁波晚报 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刘扬)

  

标签: 老人;子女;赡养;陪伴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