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亨特博士在和宁大学生交流。通讯员 王旭凯 摄
他是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癌症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是欧洲科学研究委员会成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成员,2006年6月被授予爵士称号,他就是蒂姆·亨特博士。
前晚,蒂姆·亨特登上宁波大学“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为师生带来题为《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细胞分裂的秘密》的精彩讲座,分享了自己精彩的人生经历和故事。
只见蒂姆·亨特一头花白头发,穿着一件蓝色短袖。讲座中,他娓娓而谈,似乎是与学生们在谈心拉家常,而且笑起来是那么随和亲切。出生于1943年的他告诉大家,自己从小在牛津大学长大:“父亲是位历史学家,周围都是他研究的中世纪历史学手稿。”有意思的是,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但他的历史成绩并不好。12岁时,他的科学老师发现他在生物方面的天赋,“我非常感激老师理解我的爱好兴趣,引导我走上这条路,从老师那里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1961年,蒂姆·亨特被剑桥大学录取,学习自然科学。他对宁大学子说到一个细节,在剑桥,他每天都要走过一道门廊去上学,“这个门廊像一个科学家的圣地,曾有非常多具有深厚影响力的科学奇迹,包括牛顿定律等,都是在这里发现的。”
在这样的科学环境中,蒂姆·亨特也不由受到鼓舞,向那些优秀的科学家看齐,专注于生物、化学研究。1968年,他凭借《血红蛋白的合成》一文,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82年,他发现了细胞周期蛋白,并藉此与利兰·哈特韦尔以及保罗·纳斯共同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这项研究发现,使得肿瘤学领域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从此被应用于肿瘤的诊断中,从而为癌症治疗创造了新的可能。
蒂姆·亨特颇为感慨地说:“非常重要的科学发现是意外得来的,好奇心是科学发展之母。还需要有一种怀疑的精神,要带着怀疑来探究,你必须要自我怀疑,同时又充满好奇。”他希望同学们不要害怕、不要怠于进入无知或者是未知。
“好奇心!”在蒂姆·亨特的讲座中,频频出现这个词语,也是赠给宁大学子的关键词,原来他本人就是特别好奇的人,最喜欢问问题。蒂姆·亨特介绍了其中的缘由,他曾见过DNA的发现者,那是一个特别爱问问题的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问题是愚蠢的,只要你不很清楚都可以提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