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劳动场景。
记大功证书。照片由读者、受访者提供。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小说中有一个《筑路》的章节,让人印象尤深,这一篇章描写的是1921年深秋到年底,保尔和筑路工们从博亚尔卡车站到伐木场修筑轻便铁路的艰苦历程。
而34年前的宁波,北仑铁路的修筑,也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一段隔着34年的青春记忆,已烙下深深印记。这也成了我们此次策划五四特刊的初衷,我们以同样的《筑路》为题,向奥斯特洛夫斯基致敬,向那个火热的青春致敬!——编者的话
从萧甬铁路宁波站出发,与甬台温铁路并行至宁波东站,此后向东经过宝幢站向东北方向,经过大碶站后向北,来到终点北仑港林大山矿石堆场。
37.2公里长的这段货运铁路,对于宁波而言,是一条有着特殊意义的通道。每年1000多万吨铁矿石和其他物资、20多万标箱的铁路集装箱,通过这条铁路,把宁波港和长江流域20多个钢厂相连。甚至,因为搭上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便车,它们最远能到达中东欧。这37.2公里铁路,俨然一条“金光大道”。
从情感意义上来说,这段北仑铁路,更是34年前一代宁波青年人的青春记忆。在1984年的二三月里,宁波共有3万余名“筑路青年”投身义务筑路,他们栉风沐雨、打夯筑路,不仅筑下了一条助力宁波港口城市建设的土石之路,在心里也筑下了一条无形的为时代和社会乐于奉献奋斗拼搏的精神之路。
1983年11月4日,共青团宁波市委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请战书》,代表全市共青团员和青年,决定承包一段2.5公里路段的路基建设任务,并组织“共产主义筑路突击营”,发动团员青年用义务投工来完成筑路任务。
很快,由全市1294名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组成的七支常驻骨干连队组成了。他们中,有营业员、教师、驾驶员、医生、演员、理发师、机关干部、科技人员,还有待业青年、农民。他们中,有的是夫妻双双,有的是兄妹结伴,有的特意推迟了婚期,有的放弃了好不容易等到的就业机会……就这样,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不同年龄的青年,为了建设家乡、建设新宁波这同一个目标,轰轰烈烈地筑就了“共产主义义务筑路突击营”。
34年后的今天,当时青年已五六十岁。4月18日本报A04版刊登征集启事之后,热线电话一再被打爆,“筑路青年”们纷纷激动地再忆当年。
李建军读者第一时间给本报发来了他记大功的证书和奖章,还有两张无比青春的战友合影。原镇海县交通局团委的汤镇伟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了青年们在挖土挑担、露天吃饭的老照片,上面每一位都咧开了嘴真诚地微笑。当年是集士港镇团委书记的周水英如今已59岁了,在鄞州区信访局工作,她打来电话说,脑海里一直忘不掉那些岁月,每到五四青年节,总会想起并肩的战友。
这段筑路时光,或许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小段记忆,但却不该被磨灭。因为,一个青年的成长,必然与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与当时的大事件紧紧相连。时代孕育青年,青年见证时代。
“歌声荡漾在东海之滨,营旗飘扬在沸腾的工地,我们是共产主义筑路突击营……”34年前,这首《共产主义筑路突击营之歌》在北仑铁路建设工地陪伴甬城3万余名团员青年、党政干部、工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度过了100多个日日夜夜。这样的旋律,或许至今仍吟唱在那一代人的脑海里。
“筑路突击营”时间轴
1983年
11月4日,团市委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请战书》,代表全市共青团员和青年,决心承包一段2.5公里左右路段的路基建设任务。
12月4日,共产主义筑路突击营指挥部成立。
12月24日,团市委、市青联向全市团员青年发出《争当筑路先锋,为建设新宁波留下足迹》的公开信,号召全市团员青年把青春和力量献给北仑铁路建设。随后,团市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一致通过了《为修建北仑铁路开展共产主义义务劳动的决定》。
12月25日,全体与会代表高举团旗,敲锣打鼓,参加北仑铁路开工典礼。
12月30日,市委办批转了团市委的报告,提出“奋战40天,拿下5万方”。
1984年
1月9日,300多人的义务劳动队伍在宝幢地段拉开了北仑铁路“共青团工程”的序幕。后续各连队陆续开进工地。
4月14日,北仑铁路一期工程竣工。
5月4日,召开庆功大会。
1985年
12月,北仑铁路建成试通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