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工作你能坚持多久,3个月、2年、还是5年以上?常常能听到年轻职工吐槽,工作了几年,即便有了一定专业基础,仍会出现迷茫和不安,甚至产生辞职跳槽的念头。这是咋回事?
近日,宁波市总工会专门针对职工队伍现状做了个调查,样本九成以上来自制造业企业。调查分别从职工的收入水平、加班情况、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进行调查。
数据显示,有超5成人表示家庭收入支出只是基本平衡,4成人对收入并不满意同时担心自己会失业。年轻职工大多在意个人发展空间,可惜部分企业不重视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技术能力再培训,这直接影响到队伍的稳定性。
调查问卷
4成以上对收入不满意
过半职工可接受适度加班
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宁波市总工会对2016年全市范围内职工队伍状况进行抽样摸底。3650位职工参与调查,大部分来自制造业企业,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个体经营户等职工,方式是集中填写问卷。被调查职工中,男女比例大体均衡,25-45岁青壮年占到七成以上。
被调查的职工月收入分布情况为:最低工资1860元以下为1.5%、1860-3000元为23.5%、3001-4000元的为33.1%、4001-5000元的为18.3%、5001-6000元的为10.1%,6000元以上的为12.9%,虽然总体水平远远高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国性标准,但收入4000元以下的占比仍有近六成。
“宁波属于沿海发达地区,生活成本较高,对收入的要求肯定相应更高。”宁波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注意到,调查中有高达50%以上的人表示家庭收支平衡,没有多少富余。44.3%的职工表示对自己的收入水平不满意,同时担心自己会失业。
调查显示,有56.8%的人认为适度的加班也能接受,能增加些收入。20.5%的人因为没有补偿或补偿很少而不愿意加班,13.8%的人希望能加班加点,加班工资多,收入也多,还有7.4%的人有补偿也不愿意加班。
调查发现,宁波制造业职工队伍存在学历层次较低,外语水平不高,掌握产品研发、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现代港航物流服务能力的职工比例较低,不能完全适应宁波国际化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国际化分工对多样化高端人才的需求。部分企业不重视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技术能力再培训,这种技术上“被掐住脖子”的现状,不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也难留住优质人才。
专家建议
年轻职工要有适当的自我定位
宁波启点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明霞分析,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都会有迷茫的阶段,也会在某个时期对现有的职业产生倦怠,个体的工作倦怠期往往在3年左右出现。如果对职业和岗位有长期的困惑,或有较大强度的不适感受,那一定是不健康的表现。
由于制造业的特殊性,员工对自我的技能提升有更高要求,难免会产生危机感,容易出现职场迷茫和困惑。建议年轻员工首先要有适当的自我定位,可以先脚踏实地的从基础做起。其次,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总是想着一山还有一山高,过于频繁的跳槽,学习和提升机会就会丢失,不利于自身发展。另外,年轻的员工还要多向老师傅学习和请教,谦虚好学既有助于人际关系,又能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有利于职场上的提升和发展。
部门行动
建立“港城工匠发展基金”培训优秀工人
记者了解到,目前,宁波正通过孵化发育平台、成长成才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带徒传艺平台和集结聚力平台等五大平台的合力,推动职工的技能提升。宁波市总工会还首次出资2000万元,建立“港城工匠发展基金”,五年内全额用于一线优秀技术工人学历技能提升的教育培训补助。
同时,全市范围内整合了120余所学校、基地等各类培训资源,构建职工培训体系,未来五年每年将完成10万名职工轮训。一线职工如果觉得自己对于技能和学历有提升要求,还可参加相应的职工学历提升班,学习期满后,凭毕业证书、市工会五一服务卡和学费发票,工会组织将资助职工技能提升的部分学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