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金小玉:甬剧艺术的“活字典”
2017年06月16日 10:46:05 来源: 宁波日报

  近日,在宁波的一个普通小区内,笔者见到了86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的金小玉老人。“她就是沪甬两地甬剧界的一部‘活字典’。”来自上海的甬剧爱好者陶一铭这样评价她。

  金小玉原名乐小毛,出生在一个戏剧世家,老家在镇海。父亲乐秀章和母亲筱珠凤均是唱宁波滩簧戏出身,金小玉的妹妹乐静则是蛟川走书的传人。“那时先学的是72个滩簧老戏,唱词是固定的;后来学的是幕表戏,表演时只有一个简单的提纲,台词、唱词全凭自己即兴发挥。”金小玉说。

  由于耳濡目染,乐小毛从小学会了唱戏,跟着父母在沈家门一带表演为生,新中国成立前几年去了上海。那时舟山一带流行“春台戏”,村里请来戏班从大年三十唱到清明节前后。有意思的是,戏班在一个村子唱戏时,旁边村子的人会过来抢行头箱(道具服装等物),有的抢不到东西就抢人,抢到以后再谈条件,要戏班去他们村里唱戏,“说明那时的戏很火。”

  筱珠凤十五六岁时去上海,拜沈瑞生为师,跟着他学戏。女儿乐小毛出生在上海虹口。其时,名角金翠玉是宁波滩簧时期的四大名旦之一,金翠玉在上海的恒雅剧场唱戏,乐小毛跟她学戏时就住在她家。金翠玉没有孩子,把乐小毛当作女儿看待,乐小毛称金翠玉为“妈”而不是当时流行的“先生”。这样,乐小毛得了“金小玉”的艺名。

  金小玉在上海滩闻名一时的堇风剧团唱戏,后来换到南京路的先施公司,接着又到城隍庙附近的福安公司,还有九江路的新乐宫唱过一段。“那时是三天大戏一天滩簧,有时要在两家之间来回跑,等不到电车就走路过去。”

  1958年的年底,金小玉所在的甬剧团被派往甘肃定西,上海仅留下堇风剧团一家。金小玉随团前往定西“支援内地”,由于两地在生活习惯、语言风俗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甬剧团在当地难以生存。半年多后,金小玉辗转回到上海,只能在七浦路一带宁波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唱地场(街头卖艺)。1960年,宁波甬剧团的徐秋霞去上海招演员,将金小玉等3人带到宁波。刚开始,金小玉的待遇除了劳保之外,工资是每月30多元,后来加到50元一个月。半年试用期后,3个人就剩下金小玉。出于爱惜人才的考虑,剧团的书记把金小玉的丈夫谢德政也调到剧团,担任琴师。

  1979年,力主宁波滩簧戏改革为“新甬剧”的王宝云、崔定甫等人专程到金小玉家,请她出山。在组班成立剧团时,众人提出让金小玉当团长,她推辞了。后来担任了副团长一职,“其实也没管多少事情,就唱戏。”金小玉说。20世纪80年代,社会上对甬剧一类的表演十分渴望,看戏的人非常多,“真正是饿煞了。”1980年前后,48岁的金小玉提前退休,让女儿顶班上岗。20世纪90年代初,文化部门开办甬剧的艺训班,时任文化局副局长的裴明海提出让金小玉去讲课。金小玉在艺训班讲了近3年时间,如今甬剧团的孙丹、乐赛芬、朱杰艳、汤丽丽等人均在艺训班里。

  金小玉为人谦和,对于晚辈过来请教甬剧的唱法,她愿意教,但从不收徒弟。“老师当得不好,要被人说的。”金小玉这样说。

  虽年事已高,但金小玉记忆力惊人。有出叫《还披风》的戏,其中有一段男女二人的对唱,上海的陶一铭感觉小生的独唱唱词不太顺,专门打电话请教金小玉。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解开了对方心中的谜团。金小玉还向热衷宁波滩簧的戏迷无偿地传授了许多失传的老戏,如给陶一铭传授了绝迹舞台70年的老戏《荡湖船》。她身在宁波,还是非常惦记上海的许多同行,虽然上海已经没有专业的甬剧团,但是看到当年堇风甬剧团培养出来的优秀演员徐敏为了传承弘扬甬剧艺术出版了个人唱腔专辑,金小玉感到由衷的欣慰。

  金小玉年近九旬,生活起居如常,一日三餐比较清淡,偶尔喝点酒。心态较好的她对于过往的人和事看得开,不计较,这也是她长寿的秘诀之一。“现在甬剧人才中男演员比较缺乏,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甬剧复兴。”这是金小玉的期盼。

标签: 金小玉;甬剧;活字典;宁波;上海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