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宁波市食安办获悉,声势浩大的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落幕。其间,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6894人次,排查各类主体25520户次,监督抽检食品(农产品)19081批次,检出不合格食品252批次;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037件,破获涉嫌食品犯罪案件10起,刑拘41人。
生产药品添加违禁物,在微信上招代理销售
去年9月,慈溪市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举报,称通过微信从王某某处购买的减肥胶囊——纤瘦纤体酵素有问题,工作人员拿去化验发现,该酵素中含有国家违禁成分——盐酸西布曲明。这种药物具有抑制食欲和增强代谢的双重效果,但在2010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通知,该药物可能增加严重的心血管风险,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他们通过微信交易,涉及违禁药品,属刑事案件,我们把线索移交公安部门之后,公安通过侦查锁定了慈溪的两名代理商王某某和宣某某,又挖出了在沈阳的老板张某某。”经办此案的慈溪市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张某某委托一家小药厂加工纤瘦纤体酵素,违法添加违禁药物盐酸西布曲明,宣称具有减肥效果。
“他们很狡猾的,通过微信在全国招了一帮代理帮他们卖货。”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缜密侦查,今年4月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收网”。“慈溪市公安局在市场监管部门通力合作下,破获涉及七省市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涉案总金额5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该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查处食品违法行为1120起,行政立案1037件,移送涉嫌食品犯罪案件8件。
聚焦9个重点环节,排查35项食品安全隐患
“百日攻坚”行动一方面加大食品违法案件严打力度,另一方面针对食品生产、流通重点领域和环节开展“扫雷”行动。
宁波对照全省15个重点打击清单,聚焦食用农(林、水)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省外调入肉牛、保健食品、进出口食品等9个重点环节,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风险点位开展“清雷”。比如农业、林业部门重点排查蔬菜、水果、竹笋等风险产品禁限用农药添加和超标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则重点排查牛肉、蜂蜜产品、酱腌菜、调味料酒、白酒、食用植物油、保健品、进口食品以及餐饮环节的风险隐患。
“行动以来,各地各部门通过广泛排查、靶向抽检、网格发现、群众举报等途径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155项。”宁波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食安办又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和会商研判,最终将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农业投入品,鲜活水产品药残超标,省市外调入含“瘦肉精”菜牛等35项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潜在性风险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列为专项行动“排雷清单”,“截至目前,35项重点隐患都已全面完成整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