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垃圾分类, 擦亮乡村“秀色”会有时
2017年08月11日 08:46:33 来源: 宁波日报 记者 何峰 通讯员 贾红军

  带有编号的可降解垃圾袋,发现分类错误可追根溯源。(王珏 摄)

  宁海农村的分类垃圾桶。(何峰 摄)

  “城市还没做好的工作,农村怎么做得好?”每当说起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不少人便产生这样的念头。

  经过几年的试点摸索,我市逐渐找到了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的难点痛点,也积累了不少经验,部分工作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本周二,在三门举行的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场推进会上,宁海县作了交流发言。

  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处在从试点走向扩面的关键时刻。如何从试点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中吸收“养分”,真正推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成为当下重要的课题。

  农村垃圾分类试点

  从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始

  洁净是美丽乡村的底色,有颜值和气质的乡村,才会让人产生向往之情。近年来,市、县两级农办把农村垃圾治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始试点,逐步推开。

  2015年10月,我市启动以清理农村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普通工业垃圾、农业生产垃圾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基本实现了路面无垃圾、河面无漂浮物、田间无废弃物、庭院无乱堆放的“四无”整治目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为在农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和2015年,我市分别安排省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各4个,2016年30个省试点村安排在宁海,今年又将30个省试点村安排在象山和余姚。截至目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村已有587个。

  全民参与

  生活垃圾减量成效明显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难,难在哪儿?“难就难在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市农办相关负责人说,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同支持和广泛参与,垃圾源头分类就会落空,实现减量化目标便会成为“无本之木”。

  我市各地在实践中按照先易后难、先粗后细的推进原则,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引导百姓,用百姓乐于接受的分类方法实施分类投放,破解“谁来建”的难题。

  宁海在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之初,按“一村一员”方式,由本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走村入街、现场指导、逐户落实。从县直机关选派118名“第一书记”,开展全方位、全身心蹲点帮扶,实现农村群众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同时,制定农村垃圾分类标准、环卫作业标准、绿化养护标准、设施管理标准等,推行8小时动态保洁,让农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

  垃圾分类与村民传统生活习惯有冲突,怎么解决?宁海县优先抓好农村女户主、村民代表、中小学生三类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让三类对象知道垃圾为什么分、怎么分、去哪里等问题,带动各户接纳垃圾分类工作。试行一段时间后,指导各村将卫生保洁和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

  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后,生活垃圾减量成效明显。根据去年年底第三方机构对宁海县30个试点村的抽查统计,生活垃圾综合减量率58%,转运量下降49%,环卫成本下降近6成。岔路镇一年的环卫支出比以往减少250万元。

  象山县墙头镇溪里方村是我省首批垃圾分类试点村,也是我市“最洁美村庄”。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以来,溪里方村10个垃圾投掷点垃圾分拣率在95%以上,垃圾量减少超过七成,这张骄人的“成绩单”让“最洁美村庄”推选活动现场走访的专家和乡村观察员不住点赞,直言“城里人也应该向溪里方学习垃圾分类”。

  “会烂”和“不会烂”

  “二分”法扫清推广障碍

  垃圾分类方法只有具备可操作性,才能在农村“生根发芽”,才能从“口号”走向“习惯”。

  宁海在推广初期使用“四分法”(即按餐厨、可回收、有害和其他垃圾分类),在试点扩面中发现,垃圾“四分”模式在下畈、干坑等村试行较好,但在梅花、柴家等村试行时,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妇女和老人操作困难。为此,该县探索出适合农村主体的“二分”简易模式,降低源头分拣要求,为农户配备双内胆垃圾桶,分装“会烂”和“不会烂”两类垃圾,增设专职分拣员,负责对各户分类后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二分”法简单方便易推广,减轻了农民源头分类压力,扫清了全面推广的障碍,同时节省不少经费。

  北仑区在农村再生资源应收尽收的基础上,以厨余垃圾收集处理利用为突破口,在首批20个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村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就地减量资源化,引导农户以能否腐烂为标准将垃圾分成两类,经农户初分和保洁员再分,实现可腐烂垃圾就地堆肥发酵成肥,不可腐烂垃圾由区里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熟人社会”

  垃圾分类在农村有优势

  环保意识不强、分类意识淡薄、生活习惯难改……不少人对农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顾虑重重。但我市各地充分立足农村是“熟人社会”的特点,实行“奖优促劣”,使得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较城市社区更有优势。

  不少村庄在推进过程中,每月评比美丽家庭、美丽片区,奖励先进。部分村庄推行先进榜和促进榜两大榜单,让优秀的农户有动力、落后的家庭有压力,实现村民之间相互竞争、共同进步。

  宁海下畈村将垃圾分类管理分4个片区,主要由女村委、女党员和热心村民来监督管理,评选出最佳户和最佳片区,设置了“红黑榜”,每月公布一次。

  象山溪里方村向每户村民分发带有编号的可降解垃圾袋,村里组织了40名村民代表,分成10组经常性检查丢弃的垃圾袋,一发现分类错误便可追根溯源。“通过编号,监督员能轻而易举地确定是哪户人家分错了,马上上门通知。如果出错的次数多了,村干部就上门做工作,并且示范指导,让农户在思想上重视起来。”溪里方村的干部说。与严格执行的垃圾分类制度相“呼应”的,是村民扎根脑海的自觉分类意识,如今村里已经不需要安排固定的保洁人员。溪里方从曾经的环境脏乱差村庄,变身为“最洁美村庄”,生活垃圾分类功不可没。

  “罚”是压力,“奖”是动力。宁海大佳何镇葛家村村民扔垃圾袋时贴一个二维码,就能得到积分,并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小小的“二维码”悄悄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

  变废为宝

  真正达到垃圾减量化目的

  生活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只有实现资源化回收利用,才能真正达到垃圾减量化目的。

  各地结合地域情况,采取分类处置方式。对废纸等可回收垃圾,通过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区域设点,建立互联网平台,定期上门收购;对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由村庄定时集中回收,再送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建筑垃圾,以及占农村垃圾近六成的餐厨垃圾,因村制宜,资源化利用。

  目前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为垃圾焚烧发电、填埋、太阳能生态堆肥处理和机械成肥4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宁波开诚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厨余垃圾机械分拣以及处理工艺,该企业采用PPP模式在慈溪等地建立厨余垃圾处理中心,日均处理量超过500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摁下开关,厨余垃圾生化机轰隆隆地转起来,快速“吃进”倒入的厨余垃圾,经过搅拌、碾磨、高温焚烧、微生物发酵等工序,一天一夜之后,“吃进”的垃圾变成了有机肥料。目前全市累计安装厨余垃圾生化机113台,覆盖228个村庄。

  宁海采取“建筑垃圾铺路、餐厨垃圾施肥、其他生活垃圾创意设计”等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双林、天河等民宿集聚村通过将餐厨垃圾变成有机肥,并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打造“餐厨垃圾-有机肥-有机农业基地-配送中心-农户”的绿色产业循环链。今年年初,宁海与市农科院合作,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机械成肥作物应用试验,完成了土豆、番薯等农作物试种实验。检测报告显示,土豆对比增产32.84%,餐厨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高达89%。

  北仑春晓街道三山村双狮社试点厨余垃圾快速机器成肥,目前该社217户近65%的生活垃圾实现了就地资源化利用。

  业内呼吁

  用法规健全垃圾分类制度

  通过近3年的试点,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前期,村庄需要投入资金用于购置物资,包括购买分发到户的小型垃圾桶、垃圾袋和村庄内部的公共垃圾桶、配备转运用的垃圾车等。特别是购买厨余垃圾生化机的费用较高,1台日处理能力在150公斤的垃圾生化机需要十余万元,还需搭建一个餐厨垃圾生化处理中心。据测算,一个建制村进行垃圾分类的投入费用在30万元左右,资金缺口较大,需要扶持和落实。

  目前,农村垃圾分类比较关注的是可烂垃圾的就地消纳,对农村生活垃圾分几类、怎样运输、终端处理等研究没有成熟方法,缺乏规范分类的标准和精准指导的手段,对可回收利用资源以及有毒有害垃圾处理的制度层面,未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缺乏系统设计,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深化推广。

  尽管面临不少困难,但我市各地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力度不减。去年开始,余姚在美丽乡村合格村、示范村、示范乡镇、风景线创建当中,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创建的前置条件,完成了70个村的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任务。

  宁海岔路镇下畈村和胡陈乡梅山村、象山墙头镇溪里方村、北仑春晓街道三山村等村庄,成为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和样板,下畈村每年接待上万人次学习参观,他们的经验在我市各地被广为复制和借鉴。

  今年,是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扩面的关键之年。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乡镇、示范县创建单位率先实施,到今年底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在30%以上,到2020年,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在60%以上。

  市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也要做好顶层设计,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列入地方性法规,对当前还没有明确的农村垃圾分类标准、垃圾分类奖惩机制等空白作出规定,用法律法规健全垃圾分类制度,夯实“污染者付费,少扔垃圾少付费”的法治基础。同时,尽早出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把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标签: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垃圾袋;垃圾分类;生活垃圾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