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国民生前参加无偿献血。
开栏语
宁波,是座大爱之城。
2005年,2000多位宁波市民救助了身患白血病的青海语文老师罗南英。新华社记者在评论中写道:“宁波,这座以源远流长的商业传统而闻名的城市,今天,她将以爱而闻名。”
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在宁波这座爱心城市,发生过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暖心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又一位普通市民,他们相信“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而这些故事,又感动着更多的普通市民,续写更多的暖心故事。从今日起,宁波晚报将记录更多我们身边的“暖心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故事,却都一样温暖着甬城,让我们感受和传递爱心的力量。
“咱们的老邻居、‘献血明星’老莫走了,多好的人啊。”这两天,在江北区白沙街道桃源社区,居民们说起莫国民,语气中总带着敬佩和惋惜。
作为献血明星,老莫的名字时常出现在社区的宣传栏里。但如果不是他离世后家人去社区办理相关手续,老莫捐遗体和角膜的善举,或许还不为人所知。
而在接连遭遇老莫离世、儿子小莫患病等打击之后,这一家人却没有倚仗荣誉向任何单位诉说和寻求帮助。他们的朴实和坚强,让很多人感动钦佩。一家人的故事在社区“曝光”之后,有邻居匿名写信、致敬捐款;江北区委区政府、江北区红十字会、市献血办,老莫生前工作过的单位、居住过的社区,纷纷向这一家人表示慰问……
A 老莫献血85次6万多毫升
7月27日晚上11点14分,63岁的莫国民因胰腺癌去世,按照他在2008年签订的遗体(角膜)捐献申请登记表的约定,老莫捐出了自己的遗体和一对眼角膜。7月28日凌晨2点10分,宁波市眼科医院的彭显耀医生成功取下了老莫的眼角膜。在家人的简单告别后,老莫的遗体被运往宁波天一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妻子顾夏囡回忆说,老莫在外面献血的事,是直到2004年左右有电视台上门来拍新闻,她才知道的。刚开始,也不是没有埋怨。顾夏囡说,老莫从小生活清苦,身体并不见得多强壮,她担心献那么多血老莫会扛不住。“这你就不懂了,献血能加快新陈代谢,对身体反倒好。”老莫一副乐天样,总会笑着安慰妻子。
看老莫献血的热情不减,顾夏囡也不再多言,唯一的要求是,每次献血回来都跟她说一声,“好歹多加几个菜,补一补身体。”
老莫是怎么走上献血之路的呢?据顾夏囡回忆,老莫16岁的时候,就到了东北做知青,一待就是12年。有一次,同事遇车祸需紧急输血,大家都排了队等着献血,结果前面所有人都检测不符,轮到老莫才是第一个可以输血的人。在那种半饥半饱的状态下,老莫义无反顾地献血救人,让同事们感动不已。“能为人家做点事,真是挺好的。”这句话,老莫一直挂在嘴上。
从1997年开始,老莫共无偿献血85次,其中捐献全血13次,共献血3600毫升;捐献血小板72次,共计74治疗单位,折算献血量共计61200毫升。
没有花圈,甚至没有一块墓地,老莫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留下的,是一次次献血获得的各项荣誉和证书。
这些东西,顾夏囡都细心地保管在牛皮袋里。在这些证书中,记者看到了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颁发的2001年至2003年、2006年至2007年“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浙江省政府颁发的“浙江省无偿献血之江杯奖”和“特别奉献奖”;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红十字会颁发的“浙江省无偿献血促进奖”;2009年由宁波市政府颁发的“宁波慈善奖个人奖”……
B 他的善行感染了妻儿
从东北回到家乡宁波后,老莫到宁波建工集团工作。在那里,他做过木匠、架子工、塔吊司机、办公室行政、驾驶员。直到2008年,55岁的他提前病退。
55岁,也是国家法定的献血最高年龄。不能再献血的老莫一度有点不开心,认为自己不能再为社会出力了。这一年,他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市红十字会,签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然后将儿子莫佳磊叫到跟前,郑重提出,希望儿子接他的班,把无偿献血坚持下去。
“其实他不说,我也会这么做。”莫佳磊今年35岁,他告诉记者,在父亲的感染下,2002年他还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无偿献血了,毕业后又经常陪着父亲一起去做机采血小板成分献血。莫佳磊已经献血8000多毫升,在2010年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父子俩撸起袖子一起献血的照片,至今还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在老莫签下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的两年后,顾夏囡也签下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我一直怕痛,献血是不敢的”,顾夏囡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迟了两年才追赶上老莫的步伐。但她的这一步,却是无数人一辈子都难以跨越的。
老莫是因胰腺癌去世的,从确诊到离开,只有短短3个月。3个月里,他的体重锐减77斤。即便深受病痛折磨,老莫仍再三嘱咐妻儿要完成自己的心愿,践行身后捐献角膜和遗体的承诺。
记者从市眼科医院了解到,老莫的角膜质量很好,冰冻一段时间后将用于移植。而他的遗体也将用于医学研究,成为医学生无声的“老师”。
C 遭遇生活重压,一家人选择坚强
每天早晨5:30骑着电瓶车从江北庄桥应嘉丽园赶到白沙菜场,这段半小时的路程,顾夏囡已丈量了无数遍。
从宁波海运的修理厂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工作,为的就是能多挣一点钱,改善一下家庭的经济条件。10年前,她在白沙菜场当起了“菜篮子商品质量安全检测室”的检验人员,现在每月能领2000元左右的工资。
2008年,儿子小莫要结婚,老莫夫妇将桃源社区的老房子装修成婚房,留给了儿子,老两口在外租房。2014年,以小莫的名义申请到了一套71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全家人高兴得赶紧拼凑了30万元将房子买下。原以为美好的生活就此走近,但天不遂人愿。
今年2月的一次体检中,莫佳磊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他之前一直在海曙城管局担任协管员,患病之后不得不住院手术,回家休养。为了省下每天200元的护工费用,老莫都是晚上自己去陪儿子。但这样的陪伴也只维持了一个月,今年3月,老莫被查出胰腺癌,也倒下了。
“父子俩同时住院,打击很大。”回忆起这段日子,顾夏囡的眼眶湿润了。在医保之外,家里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支撑个人自付部分。这个坚强的女人硬着头皮向三个姐姐借钱,凑足了5万元医疗费。
如今,没了老莫,顾夏囡与儿子、儿媳和一对5岁的双胞胎孙子相依为命。小莫每两个月要去医院做一次检查,虽然病情有所控制,但仍需好好休养,不能干体力活。顾夏囡的3200元退休金和再就业工资,是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以前在家带孩子的儿媳,也不得不外出打工,每月3000来元的工资刚够两个孩子读幼儿园和吃穿的费用。
“妈妈,等身体好些了,我就出去找份工作,你别那么辛苦了。”看顾夏囡每次都趁午休时回家准备一家几口的饭菜,小莫很过意不去。但每次他这样讲,妈妈都说:你先养好身体吧,日子还那么长,我们总能挺过去的……
老莫去世后,顾阿姨只能通过他生前的照片和众多的献血证书回忆老伴。
D 这一家的故事让人感动钦佩
“认识老莫16年了,他这性格一直没变过,很有爱心,也很执着,老想着去帮助别人。”市献血办宣传科的工作人员庄立在2001年左右的一次志愿者活动中与莫国民认识。庄立说,从献血量来说,老莫可以排到宁波前列。更叫人钦佩的是,他不仅能10余年坚持无偿献血,更能看淡生死,完成遗体捐献,“他可谓真的是奉献出全部身心。”
老莫住院的时候,市献血办的领导班子专程去医院看望。老莫和家人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反倒一直向来客表示感谢。
“老莫一家都是朴实的人。”江北区红十字会办公室的王卿巍是遗体捐献项目的工作人员。老莫夫妻俩都签下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这在江北区乃至整个宁波市,都是罕见的。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但老莫一家至今未向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王卿巍说,他们目前正在收集老莫的照片和相关资料,用于大同公墓宁波市遗体捐献纪念墙的制作。以后,老莫将与100余位宁波的遗体捐献者一起在此安息。
而老莫一家的故事在社区被“曝光”,是在莫国民离世后的第二日,当时顾夏囡去江北区白沙街道桃源社区居委会为老伴办理社保终止手续。社区党委书记乐依萍打算上门慰问,却被顾夏囡婉拒了,“我们没做坟,也不设灵堂,根据老莫的心愿,已经遗体捐献了……”
老莫一家人的朴实自强,让乐依萍既敬佩又心疼。这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连番遭遇老莫离世和小莫患病的打击,现在就靠顾夏囡和儿媳两个女人支撑着一家五口的生活。但纵是荣誉满屋,他们也从未因此来向社区倾诉和求助过。
8月4日,一位居民递给乐依萍一封匿名信,信里夹着2000元现金,说一定要交到老莫家人手里。“莫国民在世时,我们是认识的。他是献血英雄,但过早去世,我们都很悲痛。”信里说,他们特意请社区转交这2000元,但不要透露是谁捐的。
记者了解到,在老莫离世前后,江北区委区政府、江北区红十字会、市献血办,老莫生前工作的宁波建工集团、居住过的桃源社区,都分别对老莫及其家人进行了慰问,并送上了1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慰问金。
“献血是我们自愿的,这本就是无偿的,怎么能索取回报呢?”顾夏囡说,老莫一生都很要强,自己有困难不会去跟别人讲,国家已经给了我们那么多荣誉,这就是最大的认可。尽管老莫离开了,但他的血液还流淌在别人的身上,他的角膜也将让别人重获光明,这让她感觉很温暖,“好像老莫并没有真的离开,只是活成了另一个模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