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市公益街开街一年 寻找公益“成长”的“密码”
2017年09月11日 14:22:30 来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王佳 海曙记者站 毛一波 通讯员 陈彰华

慈善商店

公益产品展销中心 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供图

  2016年9月,我市首个综合性公益聚集地——宁波市公益街扬帆起航,承载着公益梦想,汇聚各方爱心力量。一年时间过去了,公益街发展如何?近日,记者再次踏访,寻找公益“成长”的“密码”。

  “公益氛围浓厚,拥有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开展公益服务的先天优势。”

  “把‘机构’开到居民容易接触的地方,这是公益街带来的一个很大的改变。”一年前,从与公益街一街之隔的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出来后,“宁静港湾”家庭服务中心负责人罗红媛感到“业务量”多了,帮扶人群扩大了。

  项目从原先的“反家暴”,到如今帮扶单亲妈妈、残障人士婚恋,再到开设“婚姻家庭课堂”,罗红媛也开始配备工作人员,“门面大了,认识我们的人多了,上门来登记需求还常常忙不过来。”罗红媛说。

  “这一年来,我们公益街上的资源会进行互动,组团打响了名气,来找我们培训的人也越来越多。”公益街上的“益起创”是一家具有企业背景的公益组织,为年龄在18岁到50岁有志于创业、再就业、爱好养生的群体进行公益性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针灸师、咖啡师、经络调理师等,培训的老师全部来自合作品牌。

  一条电话热线、一次网络互动、一条手机微信,广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就会收到老人的求助指令,同时启动后台62个居家养老站点、50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10个为老服务社会组织、10家公益企业的资源,为老人提供无偿、低偿或者有偿的养老服务,解决老人尤其是空巢独居老人的烦恼。

  家住月湖街道的陈老伯是个独居老人,由于年龄较大,行动不便,脚趾甲很久没有打理,当他了解到广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公益服务后,就打了电话进来,工作人员马上用智慧养老系统,让周边志愿者上门,给陈老伯修剪趾甲、头发,还陪陈老伯聊天。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在平台的‘统筹’下,海曙区域内的养老服务资源得到了盘活,服务更趋于规范。”中心主任蔡惠清说,目前,他们对这个平台进行了升级,增加了直接交互功能,届时,“供需”流转会更加便捷。

  “公益街起到了‘扩音器’的作用,让百姓知道在哪里找公益服务,方便就近享受公益服务。”公益街相关负责人说。当然,公益街对公益组织最直接的帮助是,提供了全方位的展示和服务平台。

  自闭症人群制作的饼干、听力障碍人群制作的版画、下岗女工手工编织的毛衣……在公益产品展销中心,这些公益产品面向了市场。据了解,公益产品展销中心通过实体店搭建公益创意交流、公益产品展示、公益服务体验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连接社会各界公益资源。

  “我们前期研发了发绣、油画、石绘、雕刻,现在,又新推出了宁波风景笔记本、冰箱贴、小挂饰等更多特色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应对市场需求。”五谷画坊负责人莫益民说。

  “现有公益团队初步破解‘造血’难题,正向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迈进。”

  经过一年的发展,由宁波市慈善总会和福利彩票中心联合开设的慈善商店,“成长”为公益街上人气最高的一家“店铺”。

  慈善商店满一周岁时,营业额已达到40多万元,可支配“收入”近30万元,大大超出预期。

  公开与透明,让爱心源源不断。慈善商店的所有“收入”汇入宁波市慈善总会的账号,用于公益慈善项目。而接收的捐赠明细及善款走向,慈善商店坚持在网上定期公布。

  慈善商店做的是慈善,但要筹集到善款,归根结底要卖出去东西才行。为此,慈善商店立足“慈善”宗旨,在经营管理上大胆引入市场化机制,首先,保证商店的商品种类齐全;其次,把牢商品的质量关,尤其是牛奶、饼干、食用油等商品,一定要求厂家提供检验合格证才上架销售。

  对于商品的定价,商店按照捐赠人意愿和低于市场价格原则定价。有的临近保质期的商品,品质不打折,价格能低于市场价一半还多,“这样做,可以及时循环商品,也为社会闲置资源开辟了一个通道。”

  慈善商店采用了灵活的“销售策略”,有“走出去”的,“开进”社区、会展中心、鼓楼等地,参加大型义卖;有“按需下单”的,根据附近居民需求,定期联系慈善扶贫基地,每到时令季,从基地直接进货,帮助销售“爱心牌”水果、鸡蛋、家禽等物资,这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慈善商店开业的同时,同步启动线上的微信公众号。网店日常推送商店动态,同时销售慈善商品。一年间,共计发文近120篇,后台关注人数有序增长,询问互动频繁。

  “要想让慈善商店持续红火下去,走得更远,除了必须坚守公益性的根本属性外,离不开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品牌的锻造、品质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宣传引导和有效监督,更离不开公众广泛参与和爱心接力。”目前,慈善商店在奉化开出了第二家分店,这项爱心事业正不断壮大。

  “善行带来善行,关注特殊人群成长,帮助他们找到人生未来的支点。”

  慈善商店、“益起创”等公益组织,还为残障人士提供岗位,实现特殊人群的再就业。这是公益街孕育出的善举。

  “你好,这条裤子20元,可以支付宝,也可以微信。”和往常一样,慈善商店里,营业员张昱正在招呼进店的顾客。和普通营业员不同,小张患有轻度听力障碍。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看店,能和这么多人说话。”刚得到这份工作时,小张和家人多少有点忐忑。耳朵不好,说话不够清楚,怎么卖东西,别人会不会看不起,这些想法不时萦绕在小张的心头。

  善行带来善行,每一个前往慈善商店购买商品的顾客,都有一颗大爱之心、包容之心。张昱渐渐地放下了这份担忧。“一个顾客第一次来还有点奇怪我怎么口齿不清,再来时知道了我的情况,很耐心地教我说话,说宁波话。”“一个来捐赠的阿姨看到我戴着助听器,鼓励我,‘不要怕,多说话,别怕错,会说得越来越好’。”

  张昱说,一年来,她没有碰到一个顾客蛮不讲理,更多的是对她的关心和照顾。慈善商店的负责人说,张昱的表现越来越好,人也开朗了很多,一个人就能把店看得好好的。

  现在,张昱每个月都会领到3000多元,还有固定的社保,家人也放下了悬着的心。

  “姐姐,喝奶茶。”在“益起创”门店,阳光男孩给客人搬上饮品,一举手一投足,落落大方。这位身高1米8左右的男孩因为出生时缺氧,有轻微的智力障碍,但他始终面带微笑,所以店里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阳光男孩。“当时,男孩父母看到‘海报信息’找到我们,说是想让儿子学点技能,到时候开个奶茶店。”“益起创”负责人吴肖华说,现在,奶茶的制作流程,男孩已经熟练掌握。

  公益街开街一年,吸引了很多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很多市民也积极报名争当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中,既有社区居民,也有来自宁波各大、中、小学的学生,还有接受过救助的人士,公益街的公益氛围正愈加浓厚。

标签: 公益;慈善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