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作品:《最后的王》”创作研讨会昨日在余姚举行。20余位来自国内和本地的专家与学者,参加了由宁波市文联、《江南》杂志社、余姚市委宣传部主办,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多家单位承办的研讨会。
《最后的王》是我市著名维吾尔族女作家帕蒂古丽创作的长篇小说,即将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这部长篇小说以新疆第十二代“库车王”达吾提的成长为原型,追溯了十一代王的历史,反映“库车王”家族的历史、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逐步融合的过程,以及在时代大潮下库车各民族的团结、发展与进步。
帕蒂古丽是余姚市政协常委、余姚市少数民族联谊会会长、《余姚日报》记者。这几年,她先后出版了《隐秘的故乡》《散失的母亲》等多部散文集,以及《百年血脉》等多部长篇小说。她的作品曾获2012年《民族文学》年度奖、《散文选刊》华文最佳散文奖、2014年《人民文学》年度奖、北京市优秀长篇小说奖等等。为创作长篇小说《最后的王》,她作为宁波“文化援疆”的一员,在过去近2年的时间里,在新疆深入生活,采访创作。
对于帕蒂古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与会专家学者予以了充分肯定。大家认为,通过创作《最后的王》,帕蒂古丽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群中,已走到了前列。她以“贴近大地飞翔”的姿态,完成了来自“民族血脉深处”的创作。这几年,更是从个体人生、家族史的抒写,走向历史抒写更广阔的空间。她的作品,唱响了“民族团结的颂歌,边地风情的牧歌,美好人性的赞歌”。也有的学者认为,帕蒂古丽的这部作品,通过个体民族语言记忆,反映民族文化与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独特经验,反映文化传统与文明进步之间的隐秘联系,以犀利的视角和深刻的穿透力,洞察了一个时代的真实。
研讨会上,大家还就帕蒂古丽小说的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与剖析,充分肯定了帕蒂古丽在信仰以及文明的书写上,文化个体的身份确立与自我认同上,对多民族及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带来的焦灼与反思的呈现上,具备的强烈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今天,余姚还将为帕蒂古丽作品举行“历史叙述与时代精神”文学沙龙。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