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外地来甬的旅客听不懂宁波话,徐世利(左二)就写字与对方交流。
开栏语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更多体现在细节上,看似细枝末节的现象更能展示创建的成果。在宁波这座文明城市中,如果您置身其中,不经意间就会发现,有一些感动正悄悄包围你,润物细无声地打动着你。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和发现宁波的文明之美。
你时不时会发现有这么一群人,或是在帮人指路,或穿梭于城市街巷间维持秩序,或走进社区帮助居民修修补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宁波城管义工”。到今年9月26日,这一团队已走过了9个春秋,成为我市一支重要的义工力量,“有事找城管义工,有空做城管义工”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昨天,记者从市城管义工协会了解,9年来,城管义工队伍已由首次招募的114人发展为8万余人;最小的只有8岁,最年长的已经90高龄,他们用满腔热情和专长给市民提供各种各样的义工服务。
义务为民理发3000余次的芦杰
芦杰是80后新宁波人,2009年从舟山到宁波工作定居。这一年,他成为城管执法队员;这一年,他加入城管义工。
芦杰是服务一线的网格组长,也是五星级城管义工、海曙区“十佳道德模范”。他在迎凤社区有自己的工作室,在这个“城管服务驿站”门口,他个人的联系方式字写得很大,还用上了二维码,方便年轻人为家里老人预约“服务”。每月20日,他会和同伴在这里一起为老人和行动不便居民免费理发。每次理完发,他都会给被服务者一张自己的名片,并说“有事您就找我城管小芦”。
9年时间,芦杰利用业余时间义务理发超过3000人次。时间久了,居民都记住了他,大事小事都爱找他。芦杰说,通过这些服务,大家相处得更融洽了,他的工作也更容易被理解,许多居民还主动配合城管工作。
网红“指路爷爷”徐世利
“灵桥已经通了,到七塔寺坐354路可以快一点。”在汽车南站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总能见到一位90岁老人的身影,他一身城管义工的行头,一直坚守在“义务指路”的岗位上。问路者若听不懂他“石骨铁硬”的宁波话,他就把路线写在小纸条上给旅客看。
这位老人就是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指路爷爷”的徐世利。徐世利骨子里有一股认真劲,年过九旬的他,为了能推荐最快速的路线,常常在空余时间乘上公交车,一站一站地比较,算算怎么坐车最省时间。
“我原来在火车南站做义工,后来到火车东站,现在到宁波站,做了好多年,虽然城管义工协会和家里人都说,这么大年纪要保重身体,能不去就别去了,但我已经养成习惯了,不来做义工,在家里浑身不舒服。”徐世利说。
宁波市城市管理义务工作者协会成立于2008年9月26日,是由社会个人和单位自愿参加并联合的全市性公益社会团体。按照“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快乐奉献互助永恒”的理念,成立至今累计注册8万余人,近800家单位会员,累计服务时长250万小时。目前,全市共有271个长效服务岗位分布在社区、主要商业体、中心路段。
该协会先后获得宁波市“最具影响力文明服务品牌”、“浙江省最美建设集体”等多项荣誉。2017年1月,协会被中宣部等评为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13年至今,协会共评选认定2299名星级义工,其中五星62人、四星221人、三星576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