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茜茜 绘
张女士的女儿马上就要升初二了,可个子在班里倒数第一,眼看跟女儿同龄的小女孩一个个长成了大姑娘,可自己女儿左看右看还像个小学生。听从朋友的建议,张女士决定趁着暑假带女儿去看一下市妇儿医院的“成长门诊”。可一到医院张女士就吓了一大跳,只见就诊处门口候满了长长的队伍。“这成长门诊怎么这么火!”
“成长门诊” 火得不得了
“成长门诊”确实火,无论是妇儿医院还是各综合性医院,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只要是和长高有关的门诊,都火爆异常,一到寒暑假,根本就是“一号难求”。
“假期终于过去了,总算可以松口气了。”市妇儿医院儿科内分泌科主任张建萍笑着说,每年暑假都是她最忙的时候,每次看门诊就跟“打仗”似的,没一刻可以消停的。张建萍是1997年开始坐门诊的,她告诉记者,这几年来看成长门诊的孩子越来越多,以前半天门诊也就五六十号病人,可现在即便是在限号的情况下,门诊人数仍然翻番。每年寒暑假,“成长门诊”的门诊人数更是爆发式增长。张建萍医生查看了一下今年7月1日到8月31日的门诊人数,仅她一人,这两个月的门诊人数就有1975个,每半天门诊平均要接待病人100多个。据介绍,市妇儿医院儿科内分泌科共有7个门诊医生,暑假期间加起来平均每月的门诊量有3000多号。
张建萍医生的门诊,安排在周五、周日的上午,正常上班时间是上午7:30-11:30,考虑到病人多,张医生总是提前15分钟门诊,中午更是拖延到12:30,周日病人更多,下班时间便不得不延迟到下午一两点钟。每次一放号,张建萍的预约门诊号几乎顷刻被“秒杀”,真的是一号难求。
与往年一样,因性早熟、矮小、肥胖三种疾病来就诊的孩子最多。其中,性早熟的患儿超过了一半,以8月份为例,张建萍门诊共接诊病人975人,其中性早熟病人居然就占了578人;矮小的患儿占了30%左右;位居第三的是肥胖,约占5%-10%;还有是看甲状腺等其他疾病的。
才7岁零6个月的小马,身高1.25米,妈妈着急地带着她找到张建萍医生的时候,小马胸脯已经发育,并出现了月经来潮的现象。一测骨龄和B超,小马的骨龄已经有11岁了,双侧卵巢也可看到好几个直径3-6毫米大小的卵泡。张建萍医生不无遗憾地告诉家长,这孩子性早熟,提前进入了青春期,生长潜力已受损,需要注射生长激素促生长,同时控制骨龄。经过3年多时间的治疗,小马最后一共长了28厘米。
而12周岁的小孙同学,却属于不长个。小孙长得清清秀秀,就是个子略微有点矮,刚到150厘米,她的遗传身高为162厘米,但是从骨龄和B超来预测,小孙只能长到155-157厘米。父母亲对这样的身高状况很不满意,便带着小孙来向医生求助。
第113医院于2009年开设“成长门诊”,医生袁震土介绍说,这几年看成长门诊的小患者以每年平均10%的比例增长着,尤其七、八月份更是达到顶峰。
“成长门诊”为什么这么红火?张建萍主任分析说,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家长对孩子的发育给予高度关注。
“宁波市妇儿医院是不是有一个成长门诊啊?有谁去过,告诉我下,效果好不好啊?”“我小孩3岁半了,才95厘米,宁波哪家医院吃中药能使孩子长高?”……打开百度,只要输入“成长门诊”关键词,就会出来一大堆类似的求助信息。张医生说,同以前相比,现在的父母尤其重视孩子的发育,孩子一到发育年龄,都会领着孩子到医院咨询一下、检测一下,她接诊的最小的孩子居然才9个月大。
其二,性早熟、矮小、肥胖等发病率这几年明显提高。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青少年身体素质不断增强,但青少年营养过剩、运动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矮小症、肥胖症、性早熟、青少年糖尿病等内分泌性疾病成为严重危害儿童生长发育的疾病。
以性早熟为例,张医生介绍说,出现性早熟现象的一般是小女孩居多。以前女孩子一般都是十四五岁开始发育,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女孩从9周岁开始发育属于正常,有的小女孩甚至从六七岁就开始发育。
“孩子过早发育会影响最终的身高,还会在小孩的心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张医生说,发育过早的孩子很容易会长不高。
孩子成长问题上 存在几个常见误区
“成长门诊”的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长对孩子发育的重视,这是好事,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家长在对待孩子成长这个问题上存在几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一发育,马上看医生。
“生长发育不是病。但是现在,只要孩子一发育,家长就会带着孩子来看,连正常发育的都来,更不要说矮小了点的,家长们有些过于紧张了。”张建萍告诉记者,看“成长门诊”的小患者中,有相当部分是属于正常发育的。
一次,10岁女孩小珍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张建萍的门诊。妈妈告诉张医生,自己身高1.51m,丈夫身高1.64m,小珍今年1.40m,但身体已经开始发育,夫妇俩最担心的就是女儿长不高,听说现在打生长激素,可以让孩子长得更高,所以就特意过来咨询一下,看小珍能不能打生长激素。张医生先给小珍测了骨龄,发现小珍完全还有长高的空间,而且按其父母的身高,计算出小珍应该可以长到1.50m多。张医生将这些情况详细告知小珍妈妈,并明确表示不建议小珍打生长激素,因为“她完全可以自行长高到1.50m多”,并建议小珍此后定期随访。4年后,小珍长到了1.58m。
将正常发育的孩子误当作性早熟,这是“成长门诊”医生经常碰到的情况。怎样判断孩子性早熟呢?张建萍医生说,一般来说,女孩在9到9岁半开始出现乳房增大,月经初潮一般在11岁左右;如果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10岁前月经初潮,即可判断为性早熟。男孩一般在10岁以后睾丸增大,如果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也可判断为性早熟。
误区二:为让孩子达到期望身高,人为拔高。
采访中,张建萍医生说,女孩子身高1.55m左右,男孩子身高1.68m左右,放到社会中是完全正常的,完全可以不治疗,建议自然生长,不主张打生长激素。但是,在日常“成长门诊”中,想人为拔高孩子身高,主动要求打生长激素的家长很多。“女孩子长到160以上,男孩子长到170以上,这已经成为家长们心中的标准身高。”
有个年轻家长带着一对姐弟来就诊,评估后姐姐的最终身高为1.56米,符合父母的遗传靶身高。尽管医生再三解释说孩子发育正常,但妈妈却坚持要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理由是她想让孩子长到1.60米。
误区三:误认为孩子会遗传父母高个,结果错过治疗时机。
就在几天前,张建萍的门诊来了对母子。妈妈告诉医生,儿子一直没窜个,来看看医生有什么办法让儿子早点长个子。看着男孩子,张医生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男孩子虽然个子才1.58米,但是胡子、喉结都已显现,一开口,已变声。骨龄测试结果证实了张医生的判断,这个男孩子的骨骺线已经完全闭合,根本就没有再长高的空间了。张医生遗憾地摇摇头,将这个诊断结果告诉男孩妈妈,“已经错过了治疗时机。”“啊?”男孩妈妈脸色骤变,当场痛哭。
原来,男孩的爸爸、妈妈的身高都不矮,爸爸1.70米、妈妈1.60米,一直觉得儿子的身高肯定不成问题。尽管一直以来,儿子身高都远远矮于同龄人,但父母一直不以为然,认为男孩子发育晚,长得慢。没想到因为自己的认识误区,耽误了儿子。“这可怎么办啊!”男孩妈妈最后是哭着离开诊室的。
对于这个男孩子,张建萍医生一直觉得很是可惜,如果早一点来治疗,她相信应该会有效果。她提醒说,儿童期矮身材并不可怕,遗憾的是超过半数家长不相信孩子目前身材矮小,会最终体现在成人身高也矮于正常值;近三分之一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三成家长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就能继续长高;75%的家长不知矮小儿童应该去儿童生长发育门诊进行检查和及时干预。张建萍提醒家长,自己孩子是不是属于正常发育,家长可根据两点进行观察:一是对照青少年身高标准,看孩子身高处于哪个位置,假如低于同龄人身高10厘米以上,就必须引起注意;二是看孩子每年的生长速度,一般来说,发育前孩子的平均生长速度是每年长高6厘米,青春期平均长高速度为男孩子每年8-10厘米,女孩子每年7-8厘米,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就属于不正常。一旦孩子身高出现不正常现象,就应该及时带孩子看医生,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动辄十几万元,长高的费用真不低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宁波打生长激素的孩子还真是不少,而且打生长激素的费用真是不低。
目前国内通用的生长激素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种,以一个20公斤重的孩子为例,用短效的生长激素一个月的费用在4000元左右,一年费用就达五万元,而长效的生长激素价格要大大高于短效药,一个月的费用在8000元左右,一年的费用高达10万元。一般生长激素用药时间为2年,这个费用着实不低。有医生介绍说,纯进口的药还要贵,一年的费用要三十几万元。
但为了孩子能够长高几厘米,家长们都是心甘情愿地一掷千金。
一次,市妇儿医院成长门诊来了一对夫妇,他们是特意带着10周岁的女儿来看门诊的,丈夫身高1.62m,妻子身高1.51m,女儿虽然发育正常,但夫妇俩坚持要求给孩子打生长激素,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身高不够,希望女儿能够弥补他们的遗憾。尽管医生再三建议最好的办法是让女儿顺其自然,但夫妇俩坚持己见,而且还一定要求给女儿用昂贵的进口生长激素。
在市妇儿医院采访那天,记者恰好碰上一位前来给儿子配生长激素的妈妈。这位妈妈告诉记者,按照她和丈夫的身高计算,儿子身高可以长到1.69m,可儿子今年已升入高一,身高仍然比好多同龄人要矮,于是3个月前就带着儿子来看“成长门诊”,可一测骨龄,虽然儿子的骨骺线还没闭合,但按骨龄测算,儿子最多长到1.64m。男孩子1.70m都达不到,以后走上社会还有什么优势啊?夫妇俩一商量,决定给儿子打生长激素,目前儿子已经打生长激素3个月,虽然价格不菲,按治疗两年计算,费用大概需要20多万元。“确实挺贵的,但是假如能用20多万元钱为儿子买到几厘米的身高,我们认为这个钱花得值!”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这位妈妈一样,心甘情愿花高价替孩子买身高的家长大有人在。但对于这种做法,医生们并不赞同。采访中,有医生认为,有疾病才需要用药物治疗,当孩子身高和骨龄均在正常范围内,预测最终身高也与遗传靶身高符合,完全正常,不是生长激素治疗的适应症,不能盲目打生长激素。另一儿科专家则认为,任何药物均有潜在的风险,即使符合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也要临床检查和评估,排除糖尿病、肿瘤、肝炎、颅内占位病变等禁忌症后才能用药。何况一个完全正常的人,为什么要冒风险用药呢?此外,骨骺线已经闭合的人也不能再注射生长激素,否则会引起“肢端肥大症”。
小贴士
5招可助孩子多长10厘米
第1招
从营养角度考虑,刚出生的婴儿,尽量做到至少六个月的母乳喂养,以后在不同的生长期,都应供应足够、合理的营养食品。幼儿园和学龄期儿童,应重视的就是平衡膳食。要荤素搭配,包括动植物蛋白质搭配、动植物脂肪搭配、精粮与粗粮搭配。此外,还要注意摄取鱼类食物,其中含有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
第2招
运动是促进孩子长高的第二个因素。多做室外纵向运动和肢体伸展的运动,最适宜的运动如跳绳、摸高、投篮、吊环、引体向上、游泳、打羽毛球等。室外活动,让孩子能得到较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也可促进身高增长。
第3招
睡眠充足。尽量做到幼儿园孩子在晚上8点前入睡,小学生在晚上9点前入睡,中学生在晚上10点前入睡。
第4招
及时治疗疾病。身高位于同龄儿童第三百分位以下者,通俗地讲,也就是同性别同年龄的100个孩子从矮到高排成队,排在最前面的那3位小朋友需及时就医。女孩子发育比同龄人早的,也要拍骨龄片排除骨龄超前、生长潜力丢失。
第5招
精神愉快有利于促进儿童生长,精神压抑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因此,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平和的环境,让孩子愉快地成长。
(陈 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