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181亿元项目落地的背后
2017年09月25日 08:32:11 来源: 宁波日报

  8月7日,我市第一个高速公路PPP试点项目——杭甬高速复线正式签约,181亿元的大项目成功落地。项目落地的背后,离不开市交通委一支“破难”小分队的努力。

  “该项目探索性强且艰巨复杂,投资规模巨大。若采用政府传统还贷模式推进,资金保障压力巨大。”小分队联络员、市交通委PPP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美红说,当时,市交通委敏锐地抓住中央提出推广运用PPP模式的契机,深入开展论证,报经市政府同意,并积极向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汇报争取,实现项目性质由政府还贷改变为PPP模式。

  这一改变,争取到了中央补助资金42.49亿元,为我市历史上获中央补助最多的单个项目。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该模式,不仅仅是双方‘携手’走好合作长路,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和思路的转变。”对于这一点,小分队有着清醒的认识。

  从PPP推广运用之初至目前,由于观念转换不到位,沿袭老的行政主导思维模式,PPP项目得不到社会资本的充分响应,全国PPP项目招标流标率在60%以上,有些项目虽完成招标,但项目合同谈判就谈了半年,甚至一年。

  如何让项目进展顺利、尽早落地?小分队反复学习PPP相关文件,研究分析国内PPP实施案例,吸取经验教训,逐渐解放思想,树立平等合作意识,加强与社会资本沟通,积极采纳合理的建议意见,得到了社会资本的广泛响应和参与,确保了杭甬高速复线PPP项目一次招标成功,并顺利完成了合同谈判。

  PPP项目推进中,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做、由谁做、怎么做,才能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的共赢。然而在开展本项目PPP试点初期,国家层面没有PPP法律法规,相关部委的文件也很少,给试点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破难”小分队迎难而上,在试点推进中,高度关注中央及地方陆续出台的PPP政策文件。“至今新出台政策文件已超过70个,我们及时汇编成册并组织学习讨论。”陈美红说,在实践中,坚持规范运作,坚守底线,对有明确规定的,严格按规定执行;没有相关规定的,坚持运用PPP基本原理进行判断。同时,充分征求市发改委、财政局、法制办等单位意见,并提请集体研究决定,确保项目决策科学、程序规范、过程公开。

  由于杭甬高速复线项目属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按规定,项目工可、初步设计审批、招标文件审核等事项均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审批。为加快项目推进,小分队研究把握国家审批体制改革方向,结合本项目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被两部委采纳。两部委及时修改出台了高速公路PPP审批政策,明确了PPP项目的报批程序。同时,在项目实施方案及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小分队及时向省交通厅汇报沟通,确保招标等文件上报后及时获得审核通过。通过不断努力,原本流程长、耗时多的审批难题得到破解,项目推进进度大大加快,比预先设想的时间缩短了许多。

标签: PPP;项目;王佳;高速复线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