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几十门选修课,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在4S店实习……前天,记者从2017年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上获悉,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全市31所中职学校全部实行新课改后带来可喜变化。
3年前,省教育科研院公布了首批34所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名单,宁波有6所学校,即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宁波市外事学校、北仑区职业高级中学和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首批试点学校。随后我市另外选择了16所中职学校开展市级试点。从去年秋季起,全市31所中职学校全面实施整体选择性课程改革。
在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主打的计算机专业细分为办公自动化、三维动画、产品设计、平面广告、会计电算化、网络管理与硬件维护、网页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电子商务、物联网等10个专业模块,供学生选择。这些课程均是由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并紧跟市场所需而开设的,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和发展方向有两次选择的机会,一次在第一学期末,第二次在第三学期末。同时该校推出每周4节的综合选修课,有人际交往、口才礼仪、沟通艺术、思维游戏、DIY手工、吉他弹奏、礼品包装、羽毛球、乒乓球、手绘插画、影视中的文化等13门课供挑选。此外,该校还以技能辅导团培优补差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达到教师“扬己所长”、学生“学我所爱”和谐共生的教学境界。
前天,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科研室主任闻达人告诉记者,31所中职学校每个专业推出10门至20门限定性选修课,学生可2选1。学校的选修课比重看涨,记者了解到不少中职学校的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重达1比1,而在以前,必修课是绝对主力,选修课只是搭点“花色”。此外,中职学校还推出素质拓展、文化修养和体育等任意选修课。随之而来的是课堂组织形态的变化——走班学习;社团活动日趋多彩。前天中午,记者在会议现场看到了近百个来自各中职学校的社团课展示,有书法、合唱、动漫秀、中西式面点……
课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期待,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宁波外事学校的课堂上出现了舞蹈等艺术性课程;德语、法语和日语等6种外语供学生选择,设置具体教学情境,多角度带领学生体验国外文化。不少中职学校还拓展课程的外延,把校园活动等隐性课程转化为显性课程,实现课程形式由课堂学习和企业实习向社会体验、国际交往、信息终端学习等方向延伸。于是,4S汽车店开进镇海职业中心,近200名汽修专业学生在此实习。
采访中,不少中职学生说,把选择权交给他们,这样的课改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孩子们的核心素养也水涨船高。余姚四职校先后有50多人次在全国技能比赛中获奖,10人次站上最高领奖台。不少中职老师称,这种自主选择让学生扬长避短,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记者蒋炜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