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这一治理体系如何演绎?在乡村,又有怎样适应当地风土人情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
象山乡村,一项以“说、商、办、评”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说事”制度已推行多年,打破村民与村干部沟通隔阂,凝聚起乡村发展的合力,走出了一条集民意疏导、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农村基层治理发展新路。从一个村到全县,如今这项制度已推广到宁波市,逐渐演变成接地气、惠民生的乡村治理长效机制,也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象山美丽乡村风景如画。
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许雅文 县委报道组 俞莉 陈光曙 通讯员 周尚荣)理想中的乡村,应是什么模样?
答案有很多:空气清新,风景宜人,乡风和美……要将这些图景一一实现,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
当今社会,城镇化的车轮疾驰,农村正经历全方位变迁,乡村治理更加纷繁复杂。寻求共识、契合民意、理性表达的乡村治理方式,成为各地干部群众新的期盼。
象山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加强村民与村干部的沟通,象山以“有事好商量”为核心,让村民有事敞开说,把事亮出来;党组织牵头议,把计找出来;党员干部带头,把活干出来;结果大家评,把谱定出来,形成了“村民说事”制度的完整链条,不仅让老百姓打开天窗说亮话,更保证桩桩件件有回音、有落实、有反馈。
正如象山县委书记叶剑鸣所说:“‘村民说事’走出的是一条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的治村新路子。”村民说事,说的是村民的心里话,解的是村民的烦心事,推动的也是乡民的自我认同和乡村的价值重建。乡村发展已经翻到新的一页,每一个生活其间的人,都正在努力构建新型的乡村共同体,助力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西周镇儒雅洋村村民说事会。
村民敞开说,心事有人倾听
秋日的象山,蓝天、稻田、村庄、工厂、城市,交相进入视野。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少乡村成为亦城亦乡、亦工亦农的新型农村社区。
西周镇便是如此。作为象山九大块状经济发展地区之一,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逐步走入工厂、奔向城市。在他们与村庄以外广阔的世界建立新联系的同时,乡村治理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对此,西周镇杰下村党支部书记郑祖法深有体会。这位皮肤黝黑、性格直爽的汉子,一开口说的,便是当年被“逼上梁山”的囧事。
2009年年初,原先平静的杰下村起了风波,事情缘起一笔白溪水库引水工程补偿款。田间地头,村里村外,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这个项目的资金,到底怎么使用的”……
这下急坏了郑祖法。他挨家挨户去解释,可是在有的村民家,连门都很难敲开。他恍然意识到,村干部埋头干事,群众却未必了解。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乡村逐渐建立起以村民自治为主的乡村治理格局,由于人口大量流动,以及人们诉求日益多元化等原因,村级组织与村民沟通方式也须与时俱进。“村内信息不透明,村委会与村民沟通不畅,村庄工作有时推进相对较难。”郑祖法意识到,必须赶紧邀请村民,开一场说明会,将补偿款的每一笔去向、用途都摆在桌面上。
事情全部公开,村民的质疑和怒气也全部消散了。从那时起,杰下村开始搭建村委会与村民沟通的平台,并成立了由村支书和两名支委组成的说事组,每月的5日、10日登记说事内容,10日、25日举行说事会,构建起“说、商、办、评”为一体的“村民说事”制度。
2009年5月10日,杰下村召开第一次村民说事会。会上提出的15件村事,当月就办好了14件。群众说心事、讲实话,村干部以诚心换真心,大家的心贴得更近。2010年3月,“村民说事”制度在象山全县推广。“说事”也成了这里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固定日子集中说、党员联户上门说、面对面现场说、线上智慧说等,形式逐渐多样化、常态化。
直面隔阂,从说事开始;消除隔阂,则要依靠合力。
象山的每个村,都有一本自己的“明白账”,那就是流转单。每天坐班的村干部,记录下百姓的说事内容,分轻重缓急,分解决难易,小事急事联席会议商议,大事要事代表会议商议,难事特事提交上级商议。
据统计,“村民说事”制度实施以来,全县累计收到各类诉求4.4万多项,解决率达到93.7%,涉及“一户多宅”、农村养老、集体经济等村民关心的焦点问题。老百姓对基层组织满意率达92.9%,农村信访数下降了31%。
干部牵头议,共商解决之道
与中国大部分村庄相似,几年前在象山,由于城市发展机遇更多,青壮年外出闯荡,甚至定居城市生活。留在村庄的人们一方面不断拓宽增收渠道,一方面也期待着乡村能有更好的前景。
现在,变化已悄然开始。每逢周末,墙头镇方家岙村的34家农家客栈都宾客盈门,来自上海、宁波等地的城里人来到这里,赏山水美景,品土菜海鲜,享受海边慢生活。临近正午,村民欧小亚家的院子里,已经支起桌子,茶花正盛,只待客来。
别看如今的方家岙村,环境整洁,产业兴旺,2012年时,这个大雷山脚下的村庄,还因为产业单一,村集体收入相对薄弱。
“拥有三面环山,一面面海的好区位,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领村民走绿色发展道路?”方家岙村党支部书记欧昌伍日思夜想,辗转难眠。
没想到,他的这一思虑,正契合了县里拓展旅游的大计划。象山旅游起步早,但是游客多集中在靠近海边的石浦等旅游景点。振兴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当地构建全域旅游大景区的突破点。
但是乡村旅游怎样发展,欧昌伍心里依然忐忑,于是他决定召开一场关乎村庄发展命运的村民说事会。当晚的说事室,气氛火热。“山好、水好、空气好,我们村发展旅游肯定有前景”,“你说发展就发展,没经验,赔了怎么办”,“村里集体收入少,拿什么发展”……
欧昌伍和其他村干部详细记录和解释,“既然大家都同意走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那么再艰辛,我们也要咬咬牙,挺过去。资金不够,我去想办法,人手不够,村干部们自己上!”
为此,欧昌伍多次跑到乡镇和有关部门那里,争取资金和项目,最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去年,方家岙村建起600米环溪观光游步道、1000米生态溪流观光长廊、1500平方米垂钓中心,并通过种植樱花、月季、迎春等花卉,串联打造了“走绕村小道,享天然氧吧,览村落风情”乡村旅游风景线,村旅游经营收入达1000万元,村集体经济也增至80万元。
可喜的变化,也发生在定塘镇沙地村。这个象山有名的“民宿村”,乡村旅游起步早,近年来遭遇“成长的烦恼”,发展后劲相对不足。
这些村民的“心事”,同样摆在了村里的“村民说事”会上,群策群力商议解决。例如,村里并不参与农家客栈经营的村民侯小成提出,“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住宿,给村庄规范管理带来了挑战。如果不采取措施,我们沙地村将失去洁美环境,失去优美风光。”沙地村60家农家客栈经营户集体讨论决定:之后,每接待一名游客,就拿出2元上交村集体,用于村庄环境整治。
村民说心事,村事大家办,村庄发展的大小事项,都让村民一起动脑筋、出点子,不仅留守村庄的人打开心门,热情参与村庄发展,还吸引了原先游离于乡村事务外围的乡贤、能人们回归。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建筑企业老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甚至专门坐飞机回来参加“说事会”,全县各地已累计收到各类社会赞助资金4.2亿元,助力乡村建设。
象山县西周镇土下村村民现场说事。
结果大家评,凝聚乡村共识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是讲情义的。梁漱溟曾说,守住乡村伦理,就守住了中国人的本。
眼下,在象山各村召开的村民说事上,除了“高大上”的村庄发展路径,大家更多地听到了“热乎乎”的民生期盼——放映露天电影,安排慰问演出,老人福利旅游……“村民说事”说出了浓浓人情味儿。
总人口只有500余人的贤庠镇民洋村,有70%以上的青壮年在外从事建筑行业。2013年下半年,70多岁的老人黄性珍和邻居聊天,说到儿女在外打工无法在身边照料,不禁伤感起来。“要是村里有让老人能集中吃住的地方就好了。”于是,两人决定把这事到“村民说事”会上提一提。
会上,在场的村干部和村民们一下议论开了,“我们村是个大家庭,这事我们不管谁管?”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郑全亿当场表态,尽快征询镇政府、国土部门意见建议,并再次召开“村民说事”会议进行专题商议。
半个月后,会议如期召开,大家一致同意修建老年公寓,事情得到落实。2014年10月,总投资350万元的民洋村老年公寓竣工。如今,民洋村不少空巢老人搬进了公寓。夕阳西下,老人们三三两两地聚着,话话家常,分享吃食,一片宁静祥和。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所有人对乡村的美好期盼。如何在保留乡村原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基础上,弘扬乡土文化,让乡土自信成为引导乡村发展的精神力量,象山“村民说事”正是其中一种途径。
近年来,粉墙、黛瓦、石头屋,这些中国传统民居元素在象山乡村越来越常见。方家岙村正在建设的旅游配套设施,雕花的窗棂,向上翘起的飞檐,与诗意的绿水青山相得益彰。
各村召开的村民说事会上,纷纷决定以后的项目建设由“点工”代替“包工”,不仅节省了支出,也让村民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来。乡村中走出去的泥瓦匠、木匠渐渐回归,承担起建设美丽家乡的重担。
在叶剑鸣看来,正是“村民说事”制度在潜移默化中,唤回人们的乡土自信,“‘村民说事’不是一时兴起的偶然探索,而是持续稳健的长期实践,通过乡村治理共商共信,构建党群干群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从而重塑村民对乡村、乡土文化的归属感。”
亲密无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这不正是今天我们期盼的富有人情味的乡村图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