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眼哥哥,记得帮我完成……”
49岁的崔宝秀轻轻拉着丈夫的手,望着近在咫尺的丈夫和儿子。
52岁的陈益明靠在床边,紧紧地握着妻子的手,看着他的“阿宝妹妹”。轻轻说着 “好的,你放心吧。”“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12月15日凌晨零点50分,崔宝秀慢慢闭上了眼睛,走完了一生。而她用捐献眼角膜和遗体来完成她人生最后的善举。
一份爱心
捐献眼角膜和遗体
25年前,陈益明带着妻子崔宝秀从台州老家来到宁波。
和众多闯荡者一样,他们希望能够在宁波扎根安家,甚至老去颐养天年。
菜场摆摊买菜,成为夫妻俩的营生。虽说起早贪黑有些辛苦,可夫妻俩过得很是幸福。尤其是儿子慢慢长大,这一家人正走在属于他们的幸福路上。
然而,2012年8月的一天,这家人的幸福却迎来了艰难。
由于崔宝秀持续肚子疼,却一直查不出原因,陈益明便带着她前往上海,结果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
住院、化疗、转院……
随后的日子里,夫妻俩走上了寻医问药的治病之路。而为了陪同,陈益明不得已转了菜场的摊位。
转眼夫妻俩的寻医治病路走到了2014年。
两年的经历,让崔宝秀结识了众多病友,大家相互鼓励,加油,祝福对方能够康复。可现实却是相反的,夫妻俩不时会接到有病友离开的消息。
而这样的现实,崔宝秀并不意外,因为她的姐姐也是这个病离开的。
慢慢的,崔宝秀的心理萌发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那一次,面对崔宝秀的好意,医生并没有接受。陈益明说,医生鼓励妻子要乐观,她的病情并不是没有转机,生命还很长。
然而,伴随着病情发展,崔宝秀的身体每况愈下。
陈益明说,前后经历了40多次化疗,妻子的病情反反复复。可即便如此,对于治疗妻子也从未抗拒。“一边她知道这病难治,另一边她也希望有奇迹发生。”
一直到今年9月20日,伴随着并发症肠梗阻的出现,崔宝秀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回来的可能了。
“放弃吧……”她第一次跟陈益明说出这句话。
与此同时,崔宝秀也加快了实施自己最后捐献的遗愿。
一段感情
携手走完一生
“你都捐了,我拿什么留念想。”面对妻子的执意,陈益明同意捐献眼角膜,但不同意捐献遗体。
陈益明说,妻子是个很善良的人呢,谈恋爱的时候就发现了。
“我们是一见钟情,那个时候我俩都是民办教师,我教初中、她教幼儿园。”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结婚的时候,她就拿了个编织袋带了一床棉被,就过来了,也没办酒。直到儿子出生满月,才办酒请了亲戚。
“2010年,我生病住院花了好几千,那一次她刚好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700元现金,她还给人家了。” 陈益明说,这些年,虽然他们卖菜很辛苦。可妻子善行不断,有时还会送菜给人家。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时候,妻子也会去捐款。
这一次,面对妻子的善举,陈益明一时无法接受。
即便如此,可崔宝秀丝毫没有更改。她多次找到主治医师的徐丽艳了解捐献的相关手续。
徐丽艳说,了解事情前后经过后,也劝过崔宝秀,让她考虑一下家人的意见,毕竟能够捐献眼角膜已经很好了,可她却很执意。
“反正也要火化,还不如捐了。”崔宝秀说,自己病痛缠身6年,深深体会其中的痛苦,希望用自己的躯体帮助教学,更好的找到破解更多的疾病方法。
一面是妻子的善举、一边是自己的感情,面对执意的妻子,陈益明内心很是煎熬。
“你都捐了,我还有什么念想?”
“还有眼睛啊,在宁波说不定,那天就能看到你。”
……
经过五六次的商谈,陈益明还是被妻子说动了。
徐丽艳清楚记得,这一天是11月24日,崔宝秀心情很好,陈益明扶着她,手牵手走进办公室,拿了表格填写签字。
第二天陈益明特意请假,去宁波红十字会办理了相关手续。
15日凌晨,当接到崔宝秀离世的消息,宁波市眼科医院医生第一时间赶到,小心翼翼的取下了她的一对眼角膜。
她的角膜至少能让两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遗体将用于医学教学研究。
一份心愿
留在宁波未来再看妻子一眼
细雨绵绵、冷风习习,路人脚步匆匆。
今天上午,手里攥着环保袋的陈益明来到李惠利医院,完成妻子最后遗愿,感谢在妻子生命最后52天里关心照顾的医护人员。
面对妻子善举,陈益明说,或许是妻子的一种特别的回报吧。
在治病的这些年里,他们夫妻俩得到了不少宁波人的帮助。曾经一起摆摊的给他们捐款,他现在上班的工厂老板也很照顾他,不光借钱,还让他们少上班多陪陪妻子。
即使在妻子最后的弥留之际,医护人员给他们很是照顾,让妻子最后走的很安详。
记者发现,陈益明随身携带几张纸,他把崔宝秀患病五年多来的每次化疗、用药及检查后的指标记录下来,希望这些记录能给病友带来一些帮助。
随着妻子的心愿完成,陈益明也迎来了全新的生活。
他说,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在人群里中再见妻子一眼。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