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冬日的暖阳,解人之困、急人之难,给陷入困境的人们带来温暖、力量和希望。
慈善是社会分配的调节器,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是社会文明的推动力。20年来,慈善的观念在我市日益深入人心,以“顺其自然”为代表的爱心群体,已经成为宁波这座爱心城市的一大标志,甬城市民无不为之骄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慈善”又为爱心城市宁波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书写着宁波慈善的新篇章。
宁波市慈善总会“慈爱复聪”项目给家庭困难的听障人士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市慈善总会 供图)
网上捐款多样化——
人人皆可慈善,人人方便慈善
今年9月5日是第二个“中华慈善日”,宁波市慈善总会举行纪念《慈善法》实施一周年暨新版宁波慈善网启动仪式。随着新版宁波慈善网及相配套的手机终端软件的启用,我市“互联网+慈善”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记者了解到,新版的宁波慈善网除了原先拥有的信息公开、文化宣传功能外,又增添了网上爱心捐款、在线求助、善款募集、项目推广、项目反馈、捐赠人服务等一系列功能,使爱心人士可以很方便地在线上捐款,困难人士可以较快捷地在网上求助,让人真正享受“互联网+慈善”模式带来的巨大便利。
“市民打开手机,在微信上关注‘宁波慈善’公众号,注册为该公众号用户(同时成为宁波慈善网用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或新版宁波慈善网参与网上捐款了!”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说。
家住鄞州区明楼街道的方先生,日前来到市慈善总会咨询建立“小微基金”事宜。在工作人员提示下,方先生在手机微信上关注了“宁波慈善”公众号,注册成为该公众号用户,接着点开“我要参与”,在手机上建立了一个慈善小微基金,并为这个基金取了非常个性化的名字,随后当场通过支付宝捐款365元。
“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建立一个慈善小微基金!”方先生显得很开心。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方先生打开“收支明细”一栏,只见他刚才捐的365元已经登记在案,以后,方先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向自己的基金账户捐款,数额不限,还可以通过“邀请朋友一起捐”这一栏目,发动“小伙伴”们为自己的基金捐款。据介绍,市民个人或家庭每年认捐365元,即可以自己或身边的人命名设立爱心基金。
除了捐款十分便捷外,“小微基金”还实行“我的捐款我做主”模式。其善款主要用于宁波慈善网推出的助学、助困和社会公益等慈善项目,捐赠人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救助对象,捐助时间也完全由自己掌控,市慈善总会会根据捐赠人的决定进行具体落实。
记者采访了于9月5日建立“千宝之窝慈善基金”的陈女士。9月5日新版宁波慈善网上线那天,陈女士第一时间捐了365元建立“小微基金”。当天,她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了这桩“善事”,得到了热烈响应,10多位朋友一下子向她的基金捐款3000余元,多者500元,少者10元,现在她的基金总额已达3694元。近日,她向市慈善总会的3个救助项目分别拨出善款500元、500元和200元。
做善事不在捐钱多少,而是贵在坚持!昨日,通过微信查看,近一周时间方先生和他的朋友又有3次捐款,每次都是10元。记者还看到有位女士建立了一个小微慈善基金,除了9月25日基金建立当天捐款10元外,后来每天都坚持捐1元钱。
除了“小微基金”以外,市慈善总会还提供了多种网上捐款途径。市民注册成为宁波慈善网用户后,点开“我要捐赠”,就可以向“贫困大学生助学项目”“‘慈惠童心’儿童先天性疾病救助工程”“慈善惠民门诊部”“小羽家庭爱心帮扶基金”等项目直接捐款。
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说,人们也许不会为了捐一笔小额善款而特意去跑一趟银行、邮局或慈善总会,如今有了这些方便快捷的网上捐款方式,大家就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捐款,捐多捐少都可以。这种移动互联网捐款方式使人们做慈善变得十分快捷、方便。
据悉,自实行“互联网+慈善”模式的新版宁波慈善网上线以来,“小微基金”成了网上捐赠的“热点”,爱心人士在宁波慈善网上建立了28个“小微基金”,筹款金额最多的有1.8万余元。
网上求助自助式——
为大病患者等困难群体雪中送炭
有了网络手段,个人求助也更方便了。根据《宁波市慈善总会网络求助暂行规定》,一些患了大病或遭遇重大意外事故的特殊困难人群可通过新版宁波慈善网或微信公众号“宁波慈善”申请,经宁波市
慈善总会和相关部门审核后向社会求助。
12月8日上午,记者在市慈善总会看到,工作人员将15665元善款拨付给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银行账户,用于突发食管破裂患者小任的治疗。
“这就是个人网上救助的例子。”工作人员打开宁波慈善网上的“网络众筹(个人)”即个人求助栏目,只见上面公布着5个求助项目,分别是:“小羽家庭爱心帮扶基金”“5岁男孩从4楼摔下,一度命悬一线期待您的爱心帮助”“突发食道破裂的宁波小伙期待您的帮助”“拿什么守护你,我的孩子?(帮助一名父亲遭遇车祸的孩子)”“家庭顶梁柱意外受伤至今昏迷不醒,期待您的爱心唤醒”。
用鼠标点开“突发食道破裂的宁波小伙期待您的帮助”项目,“基本信息”一栏写着救助者的困难情况。原来,11月8日下午4时多,家住江北区慈城镇公有村的小任正在吃饭,突然被食物噎住,他猛喝了一大口水。可就是这一口水,撑破了他的食管。当天晚上10时多,他在鄞州二院被确诊为食管穿孔,需要进行手术,第二天转院到了李惠利医院。经过两次抢救性大手术,小任病情仍旧较重,需进一步治疗。
邻居江先生说,一开始,小任的父亲并没有把儿子的情况告诉邻居,他觉得不好意思麻烦大家。但他家生活非常贫困,小任病情又实在紧急,村民们得知情况后,你50元我100元地给他家捐钱,有200多个村民参与,为小任筹得医疗费近3万元。由于小任没有医保,医疗费用缺口仍旧很大。
为此,小任家人在邻居的帮助下通过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向市慈善总会求助。在核实相关情况后,市慈善总会在网上公布信息,请爱心人士出手相助。自12月2日公布信息到12月9日,共有209人次捐赠,筹集善款16065元。目前这个求助项目仍在进行中。
根据《宁波市慈善总会网络求助暂行规定》,网络求助的发起人包括拥有宁波户籍人员和在宁波连续居住3年以上(含3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市慈善总会对求助发起人提供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核后决定是否同意发起网络求助。
市慈善总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家庭困难又突发重病或遭遇意外事故的求助对象,情况一经核实将会尽快公布信息,发起网上筹款,款项直接拨付医院等,以确保爱心人士的善款用在刀刃上。
据悉,自9月以来,市慈善总会共推出个人求助项目5个,筹集善款55万余元。
网上信息公开透明——
让捐赠者和求助者的心贴得更近
“‘互联网+慈善’不仅使捐赠和求助更加便捷,而且一下子拉近了捐赠者与求助者的心理距离,双方可以在网上开展良性互动,了解资金的来源、去向以及对方的希望和要求,使慈善活动变成了‘面对面’的爱心传递和交流,让捐赠者和求助者的心贴得更近。”市慈善总会有关负责人说。
新版宁波慈善网是一个慈善项目反馈平台。基于项目在线筹款功能,该网从项目发布、项目筹款、项目执行、执行反馈、项目新闻、项目收支明细等多个角度进行全过程的动态反馈,让捐赠人了解钱的去向。
新版宁波慈善网也是一个为捐赠人服务的平台。该网为捐赠人建立终身爱心档案,设立网上用户服务中心,记录其捐赠信息、冠名基金、救助对象、参加活动等相关资料,为捐赠人建立一个网上专属的个人爱心空间。宁波慈善网在捐赠过程中能自动生成捐赠证书,随着慈善网功能的提升,捐赠人在捐赠资金被使用时还能收到资金使用通知。
“无论是捐赠人、受助人,还是其他网友,都可以打开网上相关栏目,看到捐赠和受助的信息。”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说。受助人还可以留言告知公众目前情况,捐赠与受助方可以通过网络手段直接进行交流沟通。
对于个人求助项目,人们可以看到每个求助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目新闻、项目动态和项目收支等情况,每个求助者的困难情形都通过生动的文字和直观的图片来反映,直指捐赠人的心坎。许多爱心人士除了自己捐款,还把反映救助者困难情形的图文信息转发到网上社交媒体,发动亲朋好友捐款。
据不完全统计,新版宁波慈善网上线以来,通过网络途径向市慈善总会捐款的有4.1万余人次,筹集善款170多万元。
有关人士指出,“互联网+慈善”能让百姓做慈善“少跑腿”,这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有利于城市文明的提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以深受广大爱心人士的欢迎,这种模式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制图:韩立萍
【评说】
让求助更快捷,使行善更方便
近年来,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借助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力,不断创新。捐赠者只需轻点鼠标,或触摸手机屏,就可实现任意金额的捐赠,极大地降低了捐赠门槛。
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有32.5%的中国网民使用过互联网进行慈善行为,规模达到2.38亿人次。
在我市,成立于2015年3月的宁波市善园公益基金会推出了善园网平台,将“救急难”需求和资源进行有效对接,目前已累计发布782个项目,6900多人获得救助,捐款额1300余万元,通过这个平台奉献爱心的有74.64万人次。
新版宁波慈善网上线仅3个月,通过网络途径向市慈善总会捐款的就有4.1万余人次,筹集善款170多万元。爱心人士在宁波慈善网上建立了28个“小微基金”,筹款金额最多的有1.8万余元。市慈善总会通过宁波慈善网推出的5个个人求助项目,已筹集善款逾55万元。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互联网+慈善”,改变了传统公益需求与资源难以匹配的尴尬,让求助更方便快捷,使行善更精准轻松。(王芳)
【新闻1+1】
公开募捐应合法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对慈善组织如何开展慈善活动等进行了规范。然而,当前仍有许多人对慈善法的相关规定不甚了解,出于好心却干了一些违法的事。
市慈善总会有关负责人说,目前社会上违反慈善法相关规定开展活动的现象仍然不少。比如,有些公益组织未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成为慈善组织,却以慈善组织的名义开展活动;有些慈善组织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却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等等。
有些爱心团队,为了帮助他人,直接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途径开展公开募捐。这种情况是否违法?市慈善总会负责人说,如果个人自身遭遇困难,向大家求助,这种行为不违法,也不在慈善法限制范围之内。但是,如果个人或团队为了帮助他人,通过网络途径开展公开募捐,慈善法就有专门的规定,应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出面开展募捐,否则是违法行为。
根据慈善法的规定,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两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
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应当在开展募捐活动前报慈善组织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进行验证。
城乡社区组织、单位可以在本社区、单位内部开展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记者 吴向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