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特而强聚而合、产城融合加快 宁波特色小镇成效初显
2018年01月02日 08:53:56 来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记者 殷聪 包凌雁

  “特色小镇不靠命名而来,是靠创出来的!”在近日召开的全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越舜强调,特色小镇建设要厘清政府市场边界,强化动能培育,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不搞盲目扩张、盲目发展。

  近日,位于月湖畔的诗情湖西-金汇小镇核心启动区正式开园。作为省级特色小镇第三批创建名单中的一员,诗情湖西-金汇小镇核心启动区的开园成为我市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一笔。

  江北膜幻动力小镇、杭州湾新区汽车智创小镇、余姚智能光电小镇等小镇龙头效应加速形成,推动我市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鄞州四明金融小镇、海曙月湖金汇小镇等小镇资源要素加速集聚,产城融合不断加快……目前,宁波共有省市县三级特色小镇66个,其中,省级特色小镇数量16个,位居全省第三;投资总量、结构等重点指标完成情况居全省前列。

  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特色小镇成效初显。江北膜幻动力小镇以长阳科技等3家光电膜核心企业和新材网为发起单位,创立膜材料创业创新联盟,协同引进一批优质下游生产企业;宁海智能汽车小镇依托知豆新能源整车项目,正加速形成集整车、电机、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和旅游体验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特色小镇的“特”,要有独特的产业;“色”就是要有颜值,有了颜值自然可放大其经济规模与价值。在宁波,“小而美”的小镇正深挖历史渊源、文化基因,形成独具韵味的特色小镇。比如,杭州湾新区滨海欢乐假期等3个小镇入围首批省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示范点;海曙月湖金汇小镇依托天一阁·月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实现历史街区保护与金融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镇海i设计小镇与省科技厅、博士科技合作建立了浙江科技大市场宁波分中心,促进科技资源融合聚变;象山星光影视小镇已纳入新桥镇全域影视旅游规划范围,统筹全镇资源。

  对标“高端化、市场化”,差距不小

  规划不科学、特色不鲜明、活力不够强、进度不平衡……在省特色小镇会议中,有关专家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在宁波也不同程度存在。

  比如,部分小镇产业定位不够明确,特色产业投资不足,简单聚集“搞拼盘”现象仍然存在;高端要素集聚不够快;内涵形象不够美,有些小镇“客厅”唱主角,周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欠缺,而多数小镇客厅尚未建成,进度滞后;市场化水平不够高,部分小镇“非政府投资占比”指标不理想。

  此外,重申报轻谋划、重考核轻统计等问题都还不同程度存在。余姚模客小镇、梅山海洋金融小镇未通过今年省年度考核,遭降格;在“市考”中,海曙梁祝爱情小镇遭警告,宁海追风逐浪小镇被淘汰。

  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按照“宽进严定”的原则,提高警告、淘汰的标准,将省市两级的小镇总量控制在50个以内。目前宁波创建加培育类总数已经达到42个,今后新入围的名额要通过淘汰和成功命名来取得。

  强化动能培育,推动产、城、人、文有机融合

  宁波是典型的“经济大市、资源小市”。一直以来,宁波都致力于探索怎样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更优的生产力布局、更高的空间开发效率。而特色小镇作为集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显然承担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使命。

  如何高水平推进宁波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充分对接城市布局脉络,按照网络化现代都市格局的要求,谋划全市特色小镇的空间结构。充分对接产业发展脉络,以重大项目布局、重大产业链打造为方向,推进实体产业类小镇布局;充分对接区域交通脉络,尽可能将小镇纳入便捷的交通圈之内;充分对接历史文化脉络,以系统化的思路来挖掘开发经典产业和历史文化资源。


标签: 特色小镇;小城镇;产业;旅游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