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提醒的话每天重复上千遍 宁波的地铁人累趴了
2018年04月09日 08:08:14 来源: 中国宁波网-现代金报 通讯员 水微娜 记者 薛曹盛

摄影 张培坚

  在清明假期,越来越多的宁波市民选择地铁+公交作为扫墓的出行方式。

  今年清明期间,宁波市区累计运送扫墓乘客22.5万人次,这其中地铁客流接近50%,较去年明显提升。而轨道宝幢站已经成为清运期间最大的客流集散点。4月5日正清明当天,宁波轨道交通1、2号线总客运量达到40.2万人次,其中宝幢站当天的进出客流量高达6万多人次。今年28岁的王彤是宝幢站的值班站长,他在清明期间的忙碌是很多地铁人的真实工作写照。

  同样的话,一天要重复上千遍

  这两年清明期间,坐地铁去扫墓的市民越来越多,宝幢站更是人气爆棚。

  28岁的王彤已经在宁波地铁工作三年多了,现任宝幢站值班站长。每年清明假期,他都忙得不可开交。

  其实,王彤的老家在江苏徐州,但因为清明期间要坚守一线,他已经连着三年没有回家乡扫墓了。“做我们这行,早就习惯了。”王彤说。

  正清明当天,王彤3点不到就醒了,4点就到车站投入一天的工作,一直要忙到19:00。为了打好清明运输这场战役,宝幢站的工作人员多达一百多人,都是从各个地铁站抽调的精兵强将。

  有了去年清明运输的实战经验,今年很多工作人员早早都备好了金嗓子喉宝、西瓜霜含片等,但这些根本不管用,一天工作下来嗓子很快就哑了。

  “很多市民一下地铁都会向我们打听,墓地怎么走,去哪里坐接驳线。有的是外地来的旅客,就要说得更仔细一些。同样的话,一天可能要重复上千遍,嗓子一下子就沙哑了。”因为开工早,有些同事没来得及吃早餐,一个上午都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午餐时间刚好是墓地返程高峰,根本没时间吃,大家只能匆匆泡一碗泡面,见缝插针扒几口,有的同事一直忙到两点左右才吃上泡面。

  每天步行两三万步

  清明扫墓,中老年市民居多,乘坐电扶梯时容易发生状况。每天除了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王彤大多数时间都要守候在站厅层A端的东扶梯边上,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电扶梯上的每一个人。虽然广播一遍遍提醒着:“乘坐电扶梯请拉好扶手”,工作人员一次次引导着“老人请乘坐垂直电梯”,但我行我素的市民不在少数。

  正清明当天,有一个90岁的老人独自去宝幢扫墓。乘坐电梯时,老人没有及时拉扶手,背靠在电扶梯挡板上,结果由于惯性,身体突然前倾,趴在电梯上。

  “大家注意,电扶梯要停了!”王彤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向电扶梯,按下急停按钮。“老人年纪很大,如果没有按急停,可能会从电扶梯上滚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清明期间,王彤每天要步行两三万步,他的身影遍布宝幢站的每个角落,就像一个“救火兵”。扫墓客流蜂拥而至,有的老人和亲人走散了,王彤就帮忙寻找亲人;有的扫墓客丢了东西,王彤就在全站搜索。

  记者昨天采访王彤时,他声音还有些哑,言语中透着几分疲惫。但他笑着说,清明运输结束了,可以好好补一觉了。

  

标签: 宁波;地铁;公交;清明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