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潘中在灵东岗(灵桥东)执勤。
20多年后,潘中来到这里,感慨时代变迁。(照片由通讯员提供)
改革开放40年,宁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曾经历这种变化的人,或从书中获悉,或从老照片里感知,或从老一辈的口中得知。
上世纪80年代初从警的吴雄彪,当了30多年的交通警察。说起改革开放巨变,他无疑是见证人。“我上世纪80年代在兴宁桥站岗,当时宁波市区也就10个左右信号灯,而且是需要民警手动控制的。那会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交通管理有一天会像现在这么智能。”
十年,一个年代。上世纪90年代,吴雄彪离开一线岗位,成为交警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接棒,用他们的眼睛见证道路的变化。潘中就是其中一位,1992年参加工作的他一晃已是中年。
前几天,记者在市交警局七楼会议室见到了这两位交警。他们热爱自己的职业,过去的几十年如一个个画面,清晰地印在记忆里。在与记者交谈中,他们能记起宁波交通管理的每个变化,每个节点,甚至精确到几月几日。
手动控制年代民警拨动控制器控制信号灯
从警前,吴雄彪是一名海军战士。1980年12月退伍,隔了不到半个月,他到交警局报到。“当时叫交通警察队,属于市公安局治安科管辖,一共也就七八十位交警,我的编号是50。”他说,刚参加工作时是一线执勤民警,在永宁桥(现在的兴宁桥)站岗。至今,他还记得穿戴的是上白下蓝的制服、白色袖套,类似海军服。
当时的宁波,城区小,道路又窄又破,岗亭只有10个左右,分布在东门口、鼓楼、灵桥东、灵桥西、车站等路口。有岗亭的地方,意味着繁华,自然就设置了信号灯。
说到信号灯,吴雄彪感慨“今昔大不同”。在他看来,信号灯的发展史就是整个宁波交通管理变迁的缩影。
“1983年前,我们是手动控制信号灯的,工具很简单,一个控制盒,跟饭盒差不多,能盛二两饭的那种,中间布置一个简易开关。控制盒与信号灯之间连接一根电线,我就坐在岗亭里,时刻关注路口的车流量,向左或向右拨动开关,控制东西或南北方向的车流。”
1983年以后,信号灯控制器高级了一些,变成半自动。民警只需要在控制器里设置好每个方向的红灯秒数,哪个方向车流量多了,就往哪个方向拨动一下开关,时间一到,开关自动弹回。
信号灯全自动化后道路交通逐渐开启智能管理模式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信号灯控制从半自动到全自动,警力终于解放出来。潘中是1992年参加工作的,灵东岗(现在的灵桥东岗亭)是他的第一个执勤点,虽然当时的信号灯还是只控制东西或南北方向车流,但信号灯的覆盖面广了,几乎覆盖整个城区的主要路口。
1995年,宁波学习济南交警,信号灯管理开始结合民警全天候手势指挥。一个岗亭,两个民警,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实行轮班制,这样算下来,一个民警要连续不断指挥六七个小时。“信号灯一跳我就转,手势不能停,嘴里的哨子还要吹。一天下来真的非常累,嘴巴干,胳膊也酸。”潘中说,现在有科技助力,几乎不再需要这么传统的管理方式了。
对道路交通管理来说,2000年又是一个节点。交警部门从澳大利亚引进一套城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至此,道路交通启动智能管理模式。而这一点,现在市交警局科技处的陆钱刚最为清楚,他告诉记者,如今全市分布信号灯1000多个,接入该系统的信号灯路口有数百个。
这套系统能通过检测各路口平峰、高峰,工作日或节假日车流量,配置不同方案的信号灯,计算调整每个方向的信号灯时间。同时,信号灯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交通流冲突,很多时候实施人性化管理。比如,当路口车辆少的时候,调整信号灯时间,可让行人更快过街;比如早高峰,通过信号灯配适,让上班族尽快到达目的地。
事故逃逸曾无证可采
碎片是办案的重要证据
跟信号灯一样,路口的违法抓拍设备也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先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变革。
“因为车少,以前的交通违法也不多。马路上汽车很少,要么政府部门的,要么国营单位的,私家车几乎没有。所以,许多开车的驾驶员都认识,许多驾驶员也叫得出名字。”吴雄彪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老百姓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民警巡逻执勤有时也是自行车,好一点的话是加汽油的轻骑助动车。在那个年代,交警队车辆配备也跟不上,若是能配上一辆摩托车,已是非常奢侈了。
当时,每个交警管一个区域,马路上要是出点交通事故,老百姓会奔走相告,也会有人直接给岗亭打电话,告知事故的具体地点。
不过,由于当时路口还没有违法抓拍设备,如果人跑了,就只能凭交警的火眼金睛和经验判断。“我刚工作那几年也是没有抓拍设备,处理交通事故都是凭经验。”潘中跟记者说,民警那会儿就是通过车子的刹车痕迹,碰撞后掉落的零部件等蛛丝马迹,寻找真相。
如今违法抓拍设备遍布
闯红灯、酒驾、逃逸等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可毕竟没有真切看到,只是从一些细小的物件上去找证据,难免有疏漏。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电子警察设备上岗,无证可采的年代才过去。
2010年,违法抓拍设备和信号灯真正成了“标配”,实现市区全覆盖。至此,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被记录在设备里,成了铁证。
2011年,宁波又投入试用首批50套新一代智能高清(视觉)交通违法抓拍系统,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者”。随后不断普及,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接入卡口平台的高清采集设备4700多套,其中中心城区有1860套,覆盖市区95%以上的路口。
如今,小到实线变道、闯单行线,大到闯红灯、交通逃逸等违法行为,在如天网般的违法抓拍系统面前,都会无所遁形。
借力科技
宁波用“智慧”进行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的巨变,吴雄彪和潘中看在眼里。
宁波交警从最初七八十人发展至如今的700多人;从自行车巡逻发展到机动车摩托化巡逻管理;从人工手势指挥疏导发展到电子眼监控科技化管理;从一部电话通讯发展到对讲机、电脑、电子监控融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指挥网络。
说起如今的“智慧交通”,吴雄彪赞不绝口。他说,现在禁行的货车如果要进城区,没有通行证是绝对逃不掉的;灵桥和江厦桥分单双号通行,头顶上的抓拍设备对这种违法一个不落;以前手势指挥疏导交通几个小时,胳膊酸得举不起来,现在有电子眼管理……
事实上,借助科技,“智慧交通”推进的成果不断,以“智慧交警云中心”为核心,下属“智能高清视频综合信息采集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城市交通视频监控系统”“道路交通监控卡口系统”“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警力定位系统”“互联网服务便民系统”以及“交管业务综合信息系统”八大系统,已经有了给力版本。
比如,2013年4月底,宁波市城区首批14条“绿波带”投入使用,在车流不是很密集的情况下,驾驶员只要控制好车速,就能一路绿灯。截至目前,市区共有“绿波带”38条。
再如,为了提高路口通行能力,交警部门还在一些路口、路段进行精细化管理,如“潮汐车道”和“可变车道”的应用。
可以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智能、从一般到规范,宁波的交通管理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和依法管理的道路。
未来,还有多少可能,拭目以待。宁波晚报 记者陈烨通讯员陆明光
宁波交通管理发展的时代记忆
1980年城区只有约10个信号灯,均为民警手动控制。
1983年信号灯控制变成半自动。
上世纪90年代初信号灯控制全自动,几乎覆盖城区主要路口。
1995年民警全天候手势指挥道路交通。
上世纪90年代末电子警察上岗。
2000年道路交通启动智能管理模式。
2010年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违法抓拍设备与信号灯实现市区全覆盖。
2011年首批50套新一代智能高清(视觉)交通违法抓拍系统投入试用,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者”。
2013年城区首批14条“绿波带”投入使用。
2015年全市首个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指数系统启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