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首例!断指“种”在脚上3周后回植成功
2018年04月11日 08:28:44 来源: 中国宁波网  

  拇指断了,一时无法移植,伤者又强烈希望保指,怎么办?一个月前,这样的难题摆在了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医生的面前。最后,医生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拇指“种”在脚上,数周后再行回植。据了解,这样的尝试在我市尚属首次,在国内也非常少见。

  灵机一动,医生将患者拇指“种”在脚上

  昨天,记者在病房见到了当事患者阿兴(化名)。他是云南人,今年25岁,在宁波打工。3月8日上午,阿兴正在鄞州区一处工地上作业。“我是操作弯曲机的,这机器我打了几年交道了,没出现过失误。”阿兴说。

  但那天,弯曲机突然不动了。阿兴上前察看,将左手伸到机器里试探。这时候,机器又突然动了,里面一根钢管一下子穿透了他的左手。工友们听到阿兴的惨叫,赶过来关了机器,将他的手拿了出来。当时情况非常惨烈,阿兴左手的小半个手掌已经被砸烂,拇指与手掌之间仅剩一点皮肉相连。

  大家迅速把阿兴送到了市六院。阿兴告诉医生,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求保住自己的手。医生也想保住他的手。“一方面,患者还这么年轻,肢体的残缺对他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巨大。另一方面,拇指是所有手指中最重要的一个,承担了50%以上的手功能。”接诊的戚建武副主任医师表示。

  但现实是,阿兴的拇指一时是没有移植条件的。“如果硬要移植,只能移植在临近手腕的位置,但移植在这里没有意义,不仅功能不保,外观也很难看。”戚医生说。

  戚医生突然想到,手和脚构造相对接近,能不能先把拇指“种”在脚上,等手掌修复后再行移植?为此,他和同科的黄剑副主任医师商量并查阅了相关文献,认为可行,市六院院长、手外科主任医师王欣也参与了手术方案的设计。

  当天,戚医生为阿兴做了第一期手术,控制手掌创面后,将拇指“搬”到脚背靠近大脚趾的地方“种”了起来。

  回植成功,伤手有望恢复大半功能

  一期手术是入院当天也就是3月8日做的。二期手术是3月30日。期间隔了3周,这段时间非常关键。

  戚建武医生介绍,一期手术后第一周是血管重建期也是拇指成活期,第二、三周是水肿消退期、血供重建期以及拇指稳定期,“安度了这些时期,接下来的移植才有可能。”

  3周后,二期手术开展。这是一个大手术,由好几个小手术构成。戚医生带领3人小分队,黄医生也带领3人小分队,两组医护人员同时操作花了6个小时才完成。

  戚医生在阿兴左腰上取了3厘米的髂骨用于弥补掌骨的缺失。同时,黄医生在阿兴右侧大腿上取了18*8厘米的皮瓣以及一部分神经和肌腱,用于弥补手掌的缺失。之后,两人再从脚背上取下“种”了3周的拇指回植。术中,两名专家缝合了多条血管、神经、肌腱,又从阿兴无名指上转移了一部分肌腱,以保证拇指及整个左手的功能。

  昨天是二期手术术后第10天,阿兴度过了感染期,拇指妥妥地“活”了。医生查房、记者采访时,他还会主动跟大家握手,以证明自己恢复得不错。

  专家表示,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阿兴左手功能可以恢复到八成左右。后期如果再做个拇对掌功能的重建手术,同时将皮瓣修薄一点,左手功能有望恢复到接近正常。

  宁波晚报 记者童程红通讯员赵蔚

标签: 医生;拇指;肌腱;主任医师;左手功能;医院手外科;手掌;小分队;... 责任编辑: 吴盈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