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月湖边上的小书院巷,海曙区市政养护中心首次运用了点状原位固化法完成排水管道的修复工作。这项新技术无需对路面“开膛破肚”即可实现老管道修复,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市政施工带来的交通不便等困扰,并在快速完工的同时延续管道使用寿命、延缓裂缝破损、恢复管网正常运行。
给管道创伤部位贴“创可贴”
海曙区市政养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以往修复管道不同,施工人员不用挖开整条路面,而是先在病害管道内实施气囊封堵,抽干管道内水,继而高压水冲洗管道。“等管道内去除杂物后,我们把远程控制彩色CCTV检视镜头送入管道,准确到达需修复点位。”该负责人介绍,找到病症后,地面上的操作人员会将毡筒(经树脂浸透后的玻璃纤维布)紧固于修复气囊上,运送到待修复位置,其间操作人员采用电视检测设备实时监测;定位后就向修复气囊充气,气囊膨胀后使毡筒压覆于管道上;待树脂固化后,就将修复气囊泄压并从管道中拉出。
该负责人表示,整套修复流程下来,相当于在原来的管道创伤部位贴上了一张特制的“创可贴”,而且所用的修补材料强度较高,经久耐用。
大幅降低施工成本缩减工期
记者了解到,由于此项技术是用“修复”代替“更换”,所以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还大大缩减了工期,进而降低了对周围老百姓的出行影响。
该负责人说,当管道发生细微裂缝、小渗漏点及面积较小破损时,特别适用该法实施针对性修复。加上只是对原管道进行内部快速修复,无需重新开辟地下空间装新管道,更不会牵连到地下的电力管道、燃气管道等,所以施工安全性更高。
今后,海曙区将视情推广点状原位固化法等“黑科技”,保持管道完好,也把施工影响降至最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