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党员要当“战士”,而不是当“绅士”。
在鄞州区云龙镇陈黄村,这句话是村党支部书记叶剑飞的口头禅。
“叶书记是出了名的‘三铁书记’,对党‘铁信仰’,对歪风邪气‘铁拳头’,对社会正能量‘铁嘴巴’,将我们这个矛盾复杂村变成了现在远近闻名的和谐样板村。”老党员张耀其说。
20多年前,陈黄村的主体陈歧自然村恶势力横行,“村霸”直接上门到村委会要“保护费”,甚至打断了村干部的鼻子。1995年,自称“钢筋鼻梁”的叶剑飞当选新一届村支书,面对“村霸”的挑衅,他联合一批骨干党员到村广场上“驳歪理、挺正气”,自此赢得了“三铁书记”的美名。
“在农村,公平公正是第一条,不能给歪风邪气任何滋生的土壤。”上任第一件事,叶剑飞头一个对准违建开刀。要知道,在农村,自建房可是村民最大的财产,多盖一层楼、多占几平方米,都是可观的经济收益。
面对纷至沓来的“打招呼”“说人情”,“三铁书记”心里有杆秤:违建是村庄发展的“公害”,这个风气要是不刹住,就会不断挤占村里的公共空间,道路变窄、村容凌乱、矛盾频发、人心涣散……最终影响的是整个村子的凝聚力。
在下张自然村,有村民连夜搭起了一间房,村里下发书面通知,让他三天内必须拆除。但时间到了,还是毫无动静。那天下午,叶剑飞背着梯子上门,同时组织村民代表围观打“心理战”,最终“倒逼”那户村民主动拆掉了加盖的建筑,也为陈黄村之后的“拆违战”树立了标杆。
自嘲“桥头佬作风”的叶剑飞每天晚饭后会到桥头小卖部边散步,在闲谈中搜集社情民意。谁家遇到什么难事?邻里间有什么矛盾?谁家打算乱搭乱建?……叶剑飞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并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
“打铁还需自身硬”,叶剑飞在陈黄村立下了一条“铁规”,村干部及其亲属一律不准插手村内工程项目承包。同时,陈黄村还定下“10小时工作制”和“5+2周末轮值制”,早一小时开门,晚一小时关门,甚至休息日有村干部在岗办公。
2007年,陈黄村把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惠民工程。面对资金不足、土地紧张等难题,党员队伍带头发挥作用,在前期拆迁动员中率先表态、率先签约,在后期安置分配中晚一步抽签、晚一步拿房。500多户的旧屋丈量评估工作,都是党员村民自行完成,省下了数百万元的资金,探索形成的“联户自建”模式也开了鄞州风气之先。
“农村办事,必须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必须要党员发挥作用。”近三年来,陈黄村以党小组为单位,每周日开展环境卫生清扫、交通秩序维护、五水共治巡河、轮值治安巡逻等活动,80岁以下党员都参加,人均每周参加义务劳动5.5个小时。
如今,这个本地外来人口数量倒挂、过去毫不起眼的“后进村”,创下了23年“零违建”“零信访”的记录,赢得了“省级森林村”“市级文明村”等各级荣誉。今年,发源于此的“书记一点通”经验还在整个鄞州区推广。
“陈黄村逆袭的关键,就在于将党支部和党小组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将党的政策和工作部署真正落小落细落实到党支部和每个党小组、每一名党员身上,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形成了‘千斤重担千人挑、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浓厚氛围。”在鄞州区委组织部撰写的专题调研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