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揭秘宁波“科创2025”诞生过程 崔平为何欣然受命?
2018年05月30日 15:20:21 来源: 甬派 记者 时晓竹

(北京推介会)

  中国宁波网5月30日讯 力争用5年时间,攻克200个左右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出100个左右战略性创新产品,形成若干个特色技术链条,催生带动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今天上午,宁波专门在京举行“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推介会。

  启动一个月即专门赴京全国“招贤”,足见宁波效率,更可由此得见宁波对补齐创新短板的渴望和期待——作为科教智力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高端人才和原创成果相对稀缺的地区,宁波显然希望以“科技创新2025”重大项目的实施为载体,来引进一批人才、引进一批优秀成果,加速国内国外创新资源的引进集聚,助力宁波的产业转型跨越发展。

  而事实上,还原这一重大专项制定过程中的“算法”,我们更可直观地感受到这份渴望和期待由来何自。

  诚如之前报道,“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是一个经过严格而缜密的“算法”形成的科学攀高路径,基本厘清了宁波制造业的技术需求,为饱受“技术制约之痛”的甬企明确了技术供给的方向。

  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原所长崔平,正是这套“算法”的领衔者。

  (崔平)

  去年7月,她接到了来自宁波市政府方面的邀请,希望她担任“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专项委员会主任。

  “当时接到这样的任务,我也很担心,毕竟科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知道效果如何。不过,推动宁波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是很有必要的。”来宁波十多年,白手起家创办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崔平回忆道。

  在这位对宁波怀有深厚感情的科学家看来,眼下的宁波正处于在自主创新、打造硬科技的爬坡过坎阶段。

  “宁波的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风口,科技创新已经从1.0跟踪模仿阶段、2.0产品应用端集成创新阶段,逐步向3.0关键核心原创+并跑领跑阶段迈进的关口,亟需加快布局一批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和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崔平解释,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件事对宁波很重要,她没有迟疑就接受了这份任务。

  要通过这个重大专项,将上下游产业都带起来,在宁波产业经济的关键领域都实现自主创新,是崔平对这一“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的直觉认识。

  宁波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产业门类十分齐全。这是宁波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是“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专项委员会所有成员的苦恼所在——科技争投,投向哪里?是面面俱到还是点上突破?立足宁波制造业基础的科技创新,究竟该怎么搞?

  (“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专项委员会召开编制专家咨询会)

  于是,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一场针对宁波的产业、企业的“摸家底式”调查紧锣密鼓地展开——编制专家工作组累计征集了来自宁波企业1500多个技术需求项目。

  随后,包括14名专家委员会专家在内的百名专家又分组调研600多家代表性企业与科研机构,最终梳理出了200多个难题。

  接着,市科技局会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邀请省内外专家、社会智库近先后多次召开研讨会,汇总、吸收各方意见,经历了八轮修改,形成了《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讨论稿)》。

  “讨论会开了很多次,经常是从上午9点一直到晚上9点。”这位材料学专家多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在她看来,宁波这次“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的调研,做得比较扎实,以企业、产业为出发点,“前前后后有600多名专家参与调研,不仅有宁波专家,更有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不仅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还有来自企业界的专家。”

  调查结束后,为确保重大专项实施方案,既能“顶天”面向科技前沿,又要“立地”,面向区域战略,更要“惠民”,面向我市企业技术需求,去年11月份,宁波邀请了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就重大专项的创新定位、研究方向、具体项目实施可行性等开展研讨。

  12月份,又组织召开了重大专项意见征求会,面向全市进行书面意见征求。委托中科院科技发展局邀请科技部、工信部、中科院的领导、专家在北京对实施方案进行了审议。

  经过多轮意见征求,总计接收专家评审建议和征求意见百余条。编制专家组在充分吸收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重大专项,凝练专项内容,将原先提出的13个专项整合为首批8个专项。

  “从目前公布的首批8个专项来看,切合宁波实际又与世界接轨。”崔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了“与世界接轨”。“宁波出口贸易发达,很多企业都是与世界大品牌做配套的,产业布局必须面向世界,有前瞻性。这些专项实施到位,起码能做到国内引领,有助于宁波单项冠军的培育壮大。”

  眼下“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已经启动,接下来就是把事做扎实。“实施方案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要见实效必须一步步落实好,要经得起检验。”崔平说。

  据悉,“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们将对这些重大专项进行长期跟踪、分析,不断调整、完善。

  “感觉这些年,宁波有了较强的危机感,步子也明显加快了。”这位长期工作、生活在宁波的专家为此感到欣慰。不过,她也不忘提醒,各地、各企业不要各自为政,要想高质量发展,“一个宁波”要成为共识。

  “相比于同类城市,宁波的知名度还是太低了。”崔平说,宁波的城市环境、引才政策都很不错,但过于“低调”——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城市知名度越高,在吸引各类人才时更有利。

  【延伸阅读

  宁波“科技争投”三年攻坚行动要实现这些“小目标”

  ——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交易额、引进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数量、高能级大院大所数量等八大创新指标力争在2017年基础上实现倍增。

  ——引进建设2—3家特色型、有影响力的高校院所,集聚4家高水平海洋教育科研机构,累计引进重大创新项目不少于20个。

  ——在关键领域攻克200个重大核心技术,布局形成30个以上的高价值专利组合,研制开发100个战略性创新产品。

  ——形成若干个特色技术链条,形成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关键基础件等尖端产业,打造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等2—3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引进顶尖人才(项目)20个以上,新增国家“千人”30人、国家“万人”30人。

  ——全市科技型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3%以上,规上企业有研发投入的企业数占比争取超过60%。

标签: 宁波2025;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品;关键领域;科技创新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