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你永远不知道顶着“美女”的头像和你聊天的人,究竟是一名貌美如花的少女,还是蓬头垢面的男人。日前,象山90后的小杨就遇到一起网恋诈骗,与自己相恋将近1年的甜蜜女友竟然是同村的哥们,对方不但不同意见面,而且还多次向自己骗取财物。在得知真相后,小杨顿脚高呼“真是伤钱又伤感情”。昨日,象山法官向记者讲述了这一案情。
通讯员徐如霞 王萍女 记者徐晨冰
同村哥们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友”
2017年3月,小杨在微信里,通过了一个陌生女子的好友申请,该女子自称是徐某介绍的,而徐某正是小杨同村的哥们。“没想到这小子还挺细心的。”小杨没有怀疑,便和陌生女子聊了起来。
一开始,两人只是简单地聊聊天。“她嘴巴很甜很会说话,而且特懂我。”小杨对女子渐生好感,没过多久两人就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确定男女朋友关系不久,“女友”在微信上表现得十分殷勤和乖巧,而且还特能说情话,甚至表示想做小杨的妻子。小杨并没有想到,“女友”的乖巧其实想向他借钱。
小杨早已坠入爱河,对“女友”的借钱要求没有拒绝。因为身上没有积蓄,在女子的推荐下,小杨在某网贷平台上借了3000元,然后微信转账给了“女友”。
之后,“女友”隔三岔五就向小杨借钱。抵挡不住甜言蜜语的小杨通过微信前后给“女友”转账十余次,金额达12000元。
“女友”不肯见面,男子起了疑心
由于网贷过多,小杨的日常生活开始受到影响,此时,他也对从未谋面的女友起了“疑心”。
“我们已经交往一段时间了,别说是视频聊天了,连语音都没接通过。”小杨对“女友”身份表示怀疑,开始向徐某求助,“人是你介绍的,你肯定认识,你带我去找她吧!”
徐某假装同意,但回头便以“实在找不到”来答复小杨。小杨开始怀疑,这一切都像是徐某和“女友”串通的一个局。于是小杨报了警,但直至案发,他仍然不曾怀疑“女友”的真实身份。
这个从未露面的“女友”究竟是谁?“她”和徐某又有什么联系?
原来在2017年2月,徐某闲来无事注册了一个微信账号,在选择性别时不小心选了“女性”。随后一天,徐某登录上这个微信号时突然心生一计,于是通过手机号搜索添加了小杨,并以女性的口吻和小杨聊天。徐某因为在网贷平台上借了许多钱,却又无力偿还,于是一边用甜言蜜语哄骗小杨,一边利用“女友身份”向他借钱。
案发后,聊天记录里那些嘘寒问暖的甜蜜情话,就像一把把利剑戳穿了小杨的心。
最后,被告人徐某因犯诈骗罪,被象山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
法官说法
网恋时,应该多一份“心眼”
今年截至目前,在象山法院审理判决的诈骗案件中,网络诈骗类型案件超过半数以上。
法官认为,本案中,小杨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金钱,最后却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在同情之余也要自问“能不能经受住哄骗”、“能不能分清真假”。在网络世界中,“眼见并不为实”,我们需要多用一双“心眼”来判别真假、分清好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