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工作开展4年多来,我市已实现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村级五级共7515条河道、4606个小微水体的“河长制”全覆盖。昨天,从市五水共治办(河长办)传来消息,“河长制”将有加强版。针对全市范围内的20座湖泊、421个水库,我市将在6月底前建立市、县、乡三级湖长体系,实现湖泊(水库)“湖长制”全覆盖。
市五水共治办(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解释,湖泊包括天然湖泊和人工湖泊即水库。根据刚刚出台的《关于深化“湖长制”的实施意见》,到今年6月底,我市将完成“一湖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围绕湖泊水域空间管控、湖泊岸线管理保护、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治理与修复、加强执法监管等主要任务,落实各级湖长职责。
到2020年,主要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进一步得到提升改善,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面达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大中型水库完成管理范围划界;到2022年,基本完成所有湖泊管理范围划界;实现湖库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退化,全面建成湖泊健康保障体系。
实施意见还明确,湖泊(水库)湖长原则上由所在主要河流的河长担任,也可单独设置。其中,白溪水库、周公宅水库、皎口水库、亭下水库、横山水库、四明湖水库等六座大型水库,以及东钱湖、日湖、月湖等三座湖泊的湖长由市领导担任。
县域内0.5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中型水库、县直管湖泊、跨县级行政区域其他湖泊和跨乡镇湖泊,最高层级湖长原则上由所在区县(市)负责人担任;其他湖泊最高层级湖长由乡镇(街道)负责人担任。最高层级湖长以下按照所在行政区域逐级分区设立湖长,形成网格化、全覆盖。
实施意见强调,各地要将湖长履职考核工作纳入各地对应的“河长制”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实行湖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湖泊面积萎缩、水体恶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相关负责人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