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马上要开学啦!宁波个别小学校长却闹起了失联 咋回事
2018年08月21日 09:16:53 来源: 现代金报   章萍

  虽然还是暑假,但是其实这个时候,校长、个别老师都悄悄上班了,因为,开学前,要把班分好。

  在当下零择校的大环境下,很多家长希望给孩子择一个好老师。

  于是,分班变成一件大事。这不,已经有个别校长因此失联了。这是咋回事呢?

  现状

  分班在即,个别学校校长闹失联

  家住海曙的一位李女士属于非常淡定的家长,要读小学一年级了,除了给孩子报过一个画画班之外,几乎没有给孩子学过什么,她信奉:学习是有天赋的,顺其自然就好。

  不过,就在前几天饭局上,有朋友提醒她‘应该找个关系让孩子有个好班主任’,而且很多人都是这样干的,她这才开了窍。

  “别人都托人,我不托,万一其他人都托了,那对我孩子来说太不公平了。”这两天,她找了很多亲戚朋友帮忙,结果还真找到了一位学校的老师,但是人家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

  “说是因为学校的校长就是怕被分班的事情烦,干脆把手机给关了,微信也好久没有更新了,那个老师也找不到校长。”希望破灭后,她有些懊恼,但是又不得不做回原来的佛系家长。

  “这就跟招生季一样,很多热门学校的校长惟恐人情干扰过多招架不住闹失联的道理一样,热门的班主任托得人太多,都要满足,这怎么可能呢,所以干脆选择避而不见了。”从事语文教学10年,在行政领导岗位已有10多年的一位教师向记者证实,“这是无奈的做法,也是不得已的做法。”

  调查

  那么,宁波的小学到底是怎么分班的?

  今天记者请教了多位教育界人士。

  A.传统模式,

  名老师容易遭家长‘围攻’

  可以肯定的是说,小学分班是绝对没有快慢班的,不管孩子有没有学过拼音、有没有学过数学,最后都是挨个排在一起的,在小学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呢。

  至于怎么分?教导处会按照男女比例先排开,然后再根据小区分配。

  虽然说这个是传统模式,也是学校的基本权利,但是在这一传统模式下,就容易滋生开后门、走关系的问题。

  “其实我们每个班在教室配备上,正副班主任基本都是一老一少搭配,其他任何教师也会大致保持均衡。”他透露说,“但是难免会有某个老师特别强,所以会格外引人注意,遭家长‘围攻’。”

  这也是让个别校长失联的最大原因。

  B.抓阄分班,

  避免开后门

  正是因为看到了传统模式的弊端,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率先在2016年采取了抓阄分班的模式。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罗树庚说,之所以会有“抽号分班”的想法,是为了学生均衡编排、教师均衡配置的预期目标,杜绝走后门打招呼的现象。

  具体怎么分的呢?就在前两天,他们就举行了一场所有家长都参与的分班大会。

  今年参加分班仪式的新生共有287名,其中男生146人,女生141人,将平均分配到7个班级。

  考虑到虽然学生都是六周岁,但是其实跨度有一年,学校将2011年9月-2012年3月之前出生的定为大年龄的孩子,3月之后出生的则定为小年龄的孩子。

  然后,按照学生的男女生比例及年龄段,分为男大,女大,男小,女小4个组。

  按照孩子的分组情况,第一组家长也被分为四组。学校事先准备好了四个密封的袋子,袋子里装了与分组人数相等的乒乓球,每个乒乓球上面都标注了1-5的数字,家长抽到哪个数字就是哪个班。当然,每个班级的师资原先就已确立好。

  记者了解到,像类似的抓阄很多学校有探索,不过方式有一点不一样。比如,曙光小学、行知实验小学,都是学生均衡分班以后,再由班主任抽签选班级,就杜绝了不公平的现象。

  C.双向选择,

  整个过程像谈恋爱

  过去的这个周末,今年新开学的学士小学又红了一把,也是因为分班。学校打破原来的传统模式,开展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双向选择活动。上午,老师们才艺展示、学生和家长挑老师。

  “除了首导,也就是班主任,每个班级的导师(副班主任)也都要上台展示。”校长周培利介绍,“每个学生可以从六个班级里挑出喜欢的4个班。”

  下午,学生参加游园活动,按照每个班不同的项目活动展示自己,有超级模仿秀、百变故事会、旋转ABC、动物狂欢节等,老师在活动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学生。

  “按照规定,导师必须送出2个班级人数的奇奇乐乐贴。”周培利校长说。

  听起来,这个过程就像搞了一个相亲会,让孩子和老师自由恋爱。

  那么恋爱不成功的孩子怎么办呢?今年就有两三个这样的学生,学校回归到了传统分班的模式,老师直接选孩子。

  建议

  盲目地开后门挤进一个

  所谓的好班完全没有必要

  除了李女士,在记者身边,其实充斥着很多这样的家长。

  最近记者大概咨询了十多位校长、老师。

  他们都直言:盲目地开后门挤进一个所谓的好班完全没有必要。

  记者了解到:宁波教育局一直要求学校不分快慢班,学生均衡编排,师资均衡配置。这个政策已经执行多年。

  “现在都是均衡编班的,学校不可能把所有好的师资或者把所有弱的师资都放在一个班级里。如果是年轻班主任,那么相对副班主任会选一个年龄大的有经验的;如果外校调进的老师,就和经验丰富的老师搭配;如果是不同学科教师调配的话,也是一强一弱。”曙光小学办公室主任邵贞贞透露说。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托人显得有点没有意义了。

标签: 老师;校长;班主任;孩子;家长;传统模式;均衡;学生;学校;开学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