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奉化滕头村向绿色发展要动能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2018年09月07日 06:47:33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沈晶晶 周松华 通讯员 黄成峰 钟水军

  浙江在线9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晶晶 周松华 通讯员 黄成峰 钟水军)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的滕头村并不大,只有355户、887人,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但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却成为唯一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乡村案例,向世界发出“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呼唤。

  滕头村的底气从何而来?村党委书记傅平均说:“40年来,我们创造了生态优势,又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实现了从穷困到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的跨越式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底,滕头村的绿化率达到近70%,同时全村社会总产值超过95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6.35万元。面对这些数字,67岁的村民傅央改连连感叹“想不到”:“40年前,我们全家9口人挤在一间木头房里,鸡鸭到处跑,苍蝇到处飞。”

  上世纪80年代,当绝大多数中国农村还沉浸在分田到户的喜悦中时,滕头村两委却出人意料地决定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探索经济与生态双赢的路子。他们开始组建园林公司、林果特产队等,在全村800多亩土地上开辟出花卉苗木基地、蔬果园、畜牧场等,形成水里养鱼、岸上养牛、地里种菜的自然循环。

  自那时起,傅央改便和他的邻居们一样,将农地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自己则转而从事园林、建筑等其他产业。在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的今天,他也得以享受每月1500元的固定分红以及相对完备的医疗、养老福利。

  而在产业转换之初,即使是村两委干部也未曾想到,他们的举动会让滕头村成为一个生态旅游景点。1993年,由于对花卉苗木等产业的培育,村庄环境持续改善,前来参观的人数飞快增加。这也激发了滕头人以生态旅游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构想。

  此后,一个无中生有的生态旅游区记录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过程,也见证了农民生活的巨大变迁。1999年,滕头村划出几十亩地作为旅游区,种上花、搭起亭子,用苗木塑造出各式动物造型,向游客开放。3年后,旅游区对外收费,当年收益便超过200万元。旅游区的规模逐步扩展,与村里新建的联排别墅相连相映,形成“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模样。这些年,村民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提升,旅游区内也多了石刻窗花馆、乡村大舞台等新景点,每年门票收入超过3000万元……

  而当不少人将滕头村的发展奇迹归功于生态旅游时,傅央改却说,村庄的经济成就实质上得益于环境保护。早在1993年,滕头村就创立了全国最早的村级环保委员会,对引进的工业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截至目前,已有50多个投资项目因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而被委员会否决。

  在傅平均看来,这一举措使他们既能通过工业化的道路发展村庄,又能保持完整的生态优势,是形成生态农业、低碳工业、特色产业等联动发展格局的关键。

  时序更替中,滕头村没有停下脚步。目前,当地企业数目已超过80家,每年利税超过10亿元。生态旅游产业不断扩张,衍生出餐饮、住宿、商铺等分支,并在宁波、江西等地开出了生态酒店。

  不久前,村里新出台了规划,用小火车线路将滕头村与塘湾村、傅家岙村等7个村打通,形成占地16.7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打造经济联合体。同时,引进专业团队规划建设10个农文旅融合的庄园,带动周边村民创业就业,实现增收。

  行走在滕头村,空气清新,满眼绿荫,风光能路灯与光伏发电板整齐铺设,住宅之间没有围墙,邻里之间友好往来。村里按照上海世博园原馆1∶1比例建设的“滕头案例馆”,静立在生态旅游区内。一片片垒起的废旧瓦片、一处处凹凸的竹片纹理与乡村戏剧、农耕场景相映,展现着中国乡村的别样魅力。

  【记者感言】 进滕头村的路,双向四车道笔直宽阔,沿途田地成方,别墅成行,绿树成荫花果香,处处显示着这个村庄的特别。

  山水赋予了滕头村灵气,但那只能被称作运气。在此基础上频频加分,离不开村民的耕耘。40年来,他们一步步“造”出风景,一点点奋力打拼,持之以恒实现了绿色发展,也为世界提供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乡村振兴道路。这条路,可复制,也可持续。

标签: 滕头;乡村;生态旅游;生态优势;奉化区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