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记者昨日获悉,市统计局近期开展了市民居家养老需求的相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相较于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不仅是当前市民养老的主要模式,也是市民期望的养老模式首选。此外,居家养老供需矛盾的缓解、第三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培养和敬老爱老氛围的营造成为市民的三大期盼。
超八成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老人自己照顾自己的比例超过七成
调查显示,市民养老的主要模式是居家养老,选择比例高达84.4%。在超八成居家养老的老人中,在家自己照顾自己、在家由子女照顾和在家请保姆照顾的比例分别为73.8%、22.3%和2.7%。
市民结合自身家庭状况选择期望的养老方式时,也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调查显示,各种类型的居家养老均受青睐:由自己、子女或保姆照顾,主要到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接受服务,家里和养老机构自由来去以及主要由居家养老服务专业组织提供上门服务的选择比例分别为61.4%、32.4%、30.9%和26.8%。
调查显示,健康状况和经济能力,是市民选择养老方式时考虑的重要因素,选择比例分别为61.4%和59.1%。当然,其他家庭因素同样制约着养老方式的选择,比如家庭关系是否融洽(36.9%)、家庭其他成员的赡养能力(34.9%)以及家庭住房面积(28.6%)等。
养老金来源主要是退休金和存款 最需要的居家养老服务是紧急救助
我市市民养老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退休金和存款,选择比例分别为78.2%和44.3%。其他来源,例如家庭成员或亲属资助、房租、股息和社会救助(如城市低保)等则占比相对较低。
居家养老,希望社区或街道能提供怎样的服务?受访市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调查显示,选择紧急救助服务的占比超五成,组织文体活动和提供生活用品、送饭、送医、送药上门服务的选择占比,也接近五成。另外,开通老年人服务热线、养老护理员上门护理提供聊天解闷等关爱服务和提供老年人集中就餐等服务选择比例分别为46.9%、46.7%和45.0%。
近年来,我市老年人口持续增长,但养老资源的增长却相对缓慢。本次调查显示,52.0%的受访者认为我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不够多,57.9%的受访者认为我市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配套服务不够完善。不少第三方养老机构的服务仍停留在送餐、理发等基本生活需求方面,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干预、医疗服务的提升等方面相对欠缺。
调研发现,新、老小区养老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均衡。老小区往往场地小、设施缺乏,但老年人口聚集多、需求旺盛;新小区则场地大、设施全,但老年人口居住较少。
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数量有限 全社会敬老爱老氛围的营造有待加强
调查显示,从养老的大环境来说,我市敬老爱老氛围的营造仍待加强。
从家庭内部情况看,当前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的不在少数,但子女定期、频繁回家探望的却十分有限。
从全社会层面看,志愿者数量仍非常有限,且年龄偏大,后劲不足。如某社区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多达上千人,但经常性参加志愿者服务的仅有两至三成。另外,当前志愿者均为55-70岁之间退休人群,“老年人服务老年人”现象普遍存在,年轻人参与甚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尤其是精神关爱仍然存在提升空间。
宁波晚报首席记者孙美星 通讯员李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