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从长途车到私家车出行 道路运输见证宁波改革开放40年巨变
2018年11月29日 08:24:31 来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记者 张燕 通讯员 章军航 朱笑仪

  “以前要去趟杭州可真不容易,一大早出门,买到的车票往往是下午了,路上还得上花四五个小时,办个事往往得住上一宿。”说起以前去杭州,不少老宁波用“出远门”来形容。

  而如今,别说是去杭州,就是上海或者更远的地方,大巴车票基本上随买随走,一天打个来回也不是难事。改革开放带来宁波道路运输四通八达,坐大巴车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便捷已是标配;如果自己开私家车,车辆维修、保养的管理体系也日益完善。

  长途大巴进入“快客”时代

  “快客”成为我市道路运输主流。

  改革开放吹活一池春水,经济的发达让交通日益繁忙。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道路运输行业迎着改革开放春风迅速发展。

  1990年,宁波市长运公司(今公运集团)购入3辆单车价30万元的丹东黄海牌客车,为当时最高档次客车,1辆经营宁波至福州,2辆经营宁波至温州,公司选派最好司机驾驶该车。

  1991年,全市有客运企业200余家,拥有客车950辆、3.8万个客位;营运班线665条,营运里程5.3万公里,年公路客运量8000万人次,周转量21.6亿人公里,在今后的五年里,宁波公路长途客运穿山跨海,稳稳行驶在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上。

  1996年12月6日傍晚,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杭甬高速段塘收费站,近百辆汽车排队等候,不少车主鸣喇叭欢庆。18时一到,收费站闸门瞬间开启,也开启了宁波公路发展的“高速”征程,也带来了道路客运的“高速时代”。

  许红平是市公运集团宁南客运分公司的驾驶员,开了20多年大巴的他说:“跑杭州班线最早走的是329国道,不堵车还好,四五个小时可以到杭州,一堵车就没个底,早上出车天黑才能到。那时候大巴的乘客也少,因为太慢了。”许红平说,杭甬高速通车后,两小时到杭州,大巴基本车车满座,开在路上别提多舒坦了。1997年12月,浙江省新干线快速客运公司宁波管理处,首开宁波至上海高速快客班线。

  1998年起,长途班车开始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公路通行条件进一步好转,车辆档次进一步提高。到2000年,全市营运班车客车3605辆、8.3万客位,营运班线1149条,营运里程23.3万公里,其中跨省209条、13.3万公里;跨地(市)302条、6.9万公里;跨县(市)638条、3.0万公里;县区内272条、5675公里。年公路客运量2.2亿人次,周转量79.5亿人公里。

  长途大巴在2005年前后进入“鼎盛期”,全市客运班线超过1000条,远至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近到省内杭州、绍兴、舟山,长途大巴成为很多人重要的出行方式,尤其是黄金周、春运,长途客车“一票难求”,这一情况直到2010年后高铁崛起才得以缓解。

  四大汽车站开启智能管理

  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成为窗口名片。

  伴随着长途客运发展,宁波形成汽车东站、汽车南站、中心站和汽车北站四大汽车站的格局。沐浴着改革春风,四大车站也经历了颜值、管理和服务的大提升。

  “春江水暖鸭先知”。1978年11月,当改革开放号角吹响,浙江省汽车运输公司宁波分公司(公运集团前身)成立,宁波全市范围内的各级车站均归属其管理,全年完成客运量231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6728万人公里,营运客车219辆。当时,宁波市区设有南站、东站与北站。

  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市加快车站建设,引入电子技术,加强车站管理,公用型车站格局初具雏形。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旅客对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日益增加,倒逼传统道路运输企业加快融入互联网发展浪潮,创新“互联网+客运”服务方式,解决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促进传统道路客运企业转型发展。

  位于铁路宁波站交通枢纽区的汽车南站,在2015年改造提升后新颜亮相,车站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结构,总占地面积17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200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旅客到站下客、大巴车停放及交通换乘通道;地面一层为售票、候车、发车及行包托提区。汽车南站售票厅面积约500平方米,候车室面积约2500平方米。车站设有自助服务区、旅客安检通道、旅客服务中心、吸烟室、母婴室等相关服务区域。站内装有中央空调、电脑售票系统、电视监控、电子检票班线动态显示屏、大型班车运行时刻、票价显示屏、X射线行李危险物品检测仪等高科技现代化设施。

  汽车南站于1990年首次获得全国文明车站称号,从此进入了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行列。如今,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仍是全市交通系统服务名片,也是全省道路客运企业的行业标杆。

  春华秋实。40载岁月积淀让汽运公司发展成为公运集团,截至去年底,公运集团拥有营运车辆1357辆,经营线路203条,客运班线覆盖浙江省94个县市,辐射全国18个省与直辖市。去年,公运集团完成客运量1928.8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6617.14万人公里。

  汽车客运站为旅客及营运车辆提供购票、候车、行李寄存、托运及车辆进站、停放、清洗、出站等各类站务服务。从曾经的售票员在大(中)巴车上挨个儿售票,到如今乘客只要刷手机就能远程买票,刷身份证就能实现智能检票,宁波各大汽车站迈进智慧交通行列。

  城乡一体化带来民生福祉

  市民参观宁波市运政指挥服务中心。

  就在长途客运蓬勃发展的同时,行驶于城乡间的中巴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兴起。记者从市运管局的一份档案中看到,1992年底,宁波市运管部门放开运输市场客货车辆的审批,只要经营者提出申请并符合经营条件的,即可购车投入营运。全市定线不定班中巴一时数量剧增。“这些中巴车的营运线路大都以宁波市区为中心,辐射至邻近县(市),公交车、出租车在市区繁华的商业街还设有上下客站点,山区农村旅客乘中巴车能直接到达市中心。宁波至浒山、宁波至莫枝等路段高峰时期达到每2分钟发一班车,大大方便了群众乘车。”市运管局有关人士介绍。

  应该说,中巴车在那个历史时期为城乡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了第二年,全市中巴线路111条,而以前一些农用面包车、搞运输的三轮车纷纷被淘汰。”

  随着各区县(市)城乡融合加快,交通运输一体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2003年开始我市陆续进行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通过开辟公交线路和市域快客,替换原有的中巴车辆,意在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分割。

  2012年,我市各级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2012年和2013年,余姚市和慈溪市先后实施了全域范围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累计改造800多辆农村客运班车,新购公交车700多辆,新增城乡公交线路120多条,率先实现了县域公交全覆盖;随后象山也基本完成了客运一体化改造;2015年,随着宁海、奉化中巴车渐渐退出经营,中巴南站完成了历史使命,在5月份新汽车南站启用后,宁波“中巴车时代”画上了句号。

  城乡间道路班车退位,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公交线路、快客班线,这使乘客受益的不仅仅是选择的多样化,还有服务质量、便捷性等。“以前回奉化坐中巴车,司机中途带客,需要一个多小时;另外车辆脏也就算了,司机驾驶不规范,让人没有安全感。”奉化人吴先生说,现在选择坐快客走机场高架,中途不停车只要40分钟;如果往奉化东面方向,他会选择坐181路公交车,价格便宜而且也很方便。

  维修管理护航私家车出行

  汽车快修方便私家车车主。

  改革开放让私家车驶入寻常百姓家。1990年,全市共有汽车26471辆,而如今这一数字几乎成百倍增长,车辆尤其是私家车修理、保养成为民生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约3500家汽车维修企业,形成了包括4S店在内的三级汽修行业体系。“改革开放初期只有四大家型汽车维修企业,基本上是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回忆起汽修业历史,市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南炎侃侃而谈,“上世纪90年代以后,汽车电子化开始普及;到本世纪初,汽车电动化时代来临,汽车维修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市运管局联合行业协会、研究所等单位,每年为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提升行业技术能力。

  随着私家车普及,自2014年以来,汽车维修行业正式被列为“民生行业”。为此,市运管局积极推进行业转型发展,推出一系列举措,致力消除行业内部分企业的不诚信、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汽车电子健康档案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档案是以车辆识别码(VIN码)作为身份标识,覆盖汽车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的电子维修记录。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立,将实现车主对其汽车维修信息的查询,促使维修信息透明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基于数据的政府服务体系,为科学制定行业规范以及规则提供数据支持。

  未来几年,市运管局将全面研究探索“宁波汽车智慧生活”项目,旨在打造全方位服务政府、企业和车主的综合智慧汽车生活服务平台。目前,“车生活”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已与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主持的“宁波汽车零部件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合作。

  此外,运管部门将逐步完善维修行业“信用等级”评定建设。2018年维修行业信用等级情况,车主们明年年初可以在“宁波市企业信用网”进行查询。

  服务民生方面,汽车维修便民深入社会,包括“诚信维修”系列便民服务活动,在为期一个月时间内,全市459家维修企业累计优惠维修69749辆次车辆,优惠工时费用960.3万元;“走一线、查问题”专项行动,全面推进行业涉民生服务项目的自查整改,并将查摆范围扩大到企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领域,维修行业累计走访企业714家次,其中发现问题企业285家次,发现问题383条,当场督促企业完成整改312条,其余均限期要求整改。

  图片由市运管局、市公运集团提供

标签: 宁波;杭州;汽车;中巴车;改革开放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