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弄镇横坎头村的第一家农家乐“百丈农家”。
浙江在线12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张锡丹)梁弄镇横坎头村的村民都认识黄彭勋。他是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的老板,所以这么多年下来,大家都只喊他“老板”。
老黄家的农家乐叫“百丈农家”,村里最普通的两层自建房,所有房间都被一张张圆桌占领。一楼算是大厅,二楼有好几个包厢。忙的时候,68岁的黄彭勋要跑上跑下地招呼客人。今年村里收到了习总书记的回信,名声大噪,过来参观学习旅游的人特别多,因此黄彭勋的生意也比往常更红火了。
老黄一家15年来的巨变,也是横坎头村800多户村民这些年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美丽嬗变的缩影。
村子里最穷的人家
媳妇是上海知青很会做饭
小村并大村之前,黄彭勋所在的村子叫牛轭。
穷是什么滋味?黄彭勋最清楚。他的老父亲老实巴交,老母亲患有哮喘,家中还有3个弟妹,他小小年纪就要干农活。全家人挤在60平方米的平房里,它是全村最小最破的一间房。
黄彭勋文化不高,却很勤快,也很活络。因为实干,上海知青陈三妹没有回城,和他成了家。后来他慢慢当上了生产队长、大队长,最后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
陈三妹虽然来自大城市,却是全村公认的厨艺好。凭着这个特长,她在公社的食堂里帮忙烧饭,有一份固定收入。
日子清苦,却很安乐。夫妻俩曾经想过,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把一儿一女抚养长大,两个人就在村子里养老。
哪里知道,当了十多年的村干部后,黄彭勋“下海”了。他和陈三妹去上海倒腾过水产生意,后来又去了宁波在工厂打零工,每个月2000块钱,干得也挺满足。
村党委书记两次上门游说
村里开办第一个农家乐
2003年春节前夕,刚刚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专程到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春节过后不久,习近平又给村里的党员群众回信,鼓励他们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革命老区要开发,自然很多人会涌进来,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当时,村子里连个像样的饭店都没有,更别说农家乐了。2004年,村党委书记张志灿到宁波的厂里找到了黄彭勋。“你回来开饭店吧,就开在自己家里。你老婆手艺那么好,肯定很受欢迎。”黄彭勋想也没想,拒绝了。“村子就这么大,还这么闭塞,能下馆子的人少之又少,肯定赔本。”
张志灿也没勉强。到了2005年,他又来了。“今年你真的好回去了。你看看,我们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景点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完工,后续的红色旅游也要马上跟进。来村子里旅游的人,肯定少不了。”黄彭勋有点动心了,毕竟这一年村子里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的,但他还是没答应:“开饭店不容易,要有人脉的。我这些年都不在村子里了,心里还是没底。”
到了2006年,张志灿“三顾茅庐”之前,黄彭勋主动找上门了:“我想开农家乐了!”时隔多年,他仍记得张志灿当时说了一句:“老黄,前面的路我陪你先走着,后面的路要靠你自己。”当年9月27日,“百丈农家”开张。这是横坎头村第一家农家乐,是梁弄镇第二家。
红色资源带动旅游
人来了,农家乐红火了
为了开农家乐,黄家借了10多万元,新盖3间楼房,装修又借了不少钱,开店又是一笔大支出。
欢欢喜喜等着客人,不料当年十一黄金周的短暂热闹后,店里生意急转直下。“我们的位置靠里,从镇上过来有3公里路。那时候是石子路,坑坑洼洼的,并且压根没人知道我这儿有农家乐。有时候一天没一笔生意,急啊。”黄彭勋回忆。
当时村里、镇里都给予了一定补贴,不仅如此,领导还经常来给他打气,并帮着想办法,鼓励他要坚持。家里人也绞尽脑汁,四处奔走。
2008年,转机来了。彼时,梁弄镇政府正大力宣传樱桃产业,举办了樱桃节。在游玩过后,游客们都会选择农家乐。
“游客来了,我们的环境也跟上了,道路完成了硬化,绿化也越来越多。客人们来吃饭,几乎都会称赞梁弄的空气好,土特产味道也好。”黄彭勋还记得,当时差不多500元一桌农家菜就挺好的了。忙的时候一天有四五十桌客人。
红色旅游发展起来了,“百丈农家”也尝试着开发了几个相关的菜品,不料大受欢迎。游客们来了,大多会尝尝油盐饼——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常就着山涧的水啃油盐饼充饥,再喝一碗以红薯为主要食材的忆苦思甜汤,来一份农家地里出产的“五谷丰登”。
慢慢地,生意越来越好,“百丈农家”名声越来越大,营业面积从100平方米扩大到了目前的400平方米;帮工也从以前的一个人增加到了七八个人。尤其在今年村民收到习总书记的回信之后,原本的“淡季”都没了,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都能接到不少订单。
农家乐年利润超80万元
未来靠菜品服务做精做强
“520块钱,零头抹掉,500块好了。”
“菜还合胃口吗?”
“下次再来哦。慢走……慢走,再会……再会。”……黄彭勋虽然不会做菜,但是招呼客人特别拿手。一脸亲切诚恳的笑容,和客人们很快熟络起来。“我老婆和女儿的手艺好,菜品好,我们的服务也跟得上。”
从2014年开始,黄彭勋夫妻每年给自己放一次旅游假。每到一地,他们都尽量吃当地农家乐,尝尝人家的特色菜,学学人家是怎么经营的。
说起经营“百丈农家”的纯利润,黄彭勋笑得合不拢嘴:“还可以的还可以的。”其实这个数字,超过80万元。女儿原先一辆代步车换成30万的吉普车。她还准备在城里买套房子。“多亏了红色旅游的发展呀,未来我就想做得精一点,增加创新菜,提高服务。”
眼下梁弄已有50多家农家乐,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大幅提高。“现在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游客的脚步慢了,愿意在梁弄多作停留。我们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梁弄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