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现场。通讯员供图
一次颁奖,只为3个孩子。19日下午2点,宁波市慈善总会5楼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简单又隆重的仪式:孩子们在家人的见证下,被授予“一元慈善家”荣誉勋章。
记者了解到,“一元慈善家”活动自去年4月启动,参与者需要持续“打卡”8个月,而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只有3个。
30多个孩子参与,只有3个坚持下来
“一元”为微,向善而大。2018年4月底,宁波晚报联合市慈善总会、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一元慈善家”活动(5月-12月),邀请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参与。
活动设计为公益闯关形式。孩子们需要每个月完成一项慈善小任务,通过“行善日记”记录成长点滴,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孩子们还拥有独立的“行善账户”,尝试劝募并帮助他人,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一元慈善家”。活动围绕慈善公益、环境保护、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能力锻炼等主题设计任务,比如蒙眼体验盲道、垃圾分类、学做家务、邻家串门等。没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孩子,视为闯关失败。
去年4月起,全市约有30多个孩子报名参与此次活动,最终只有3个孩子坚持到底,分别是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六年级的石奕澄、鄞州区江东中心小学(华光校区)六年级的童瑶、高塘小学一年级的李子。
前天下午,3个孩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颁奖现场。颁发奖状、授予勋章、赠予礼物,仪式感满满,孩子和家长都感到十分惊喜。
“活动,最重要的是注重孩子的体验和感受。”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陈海英表示,“即便只有一个孩子通关,也必须举行单独的颁奖仪式。恭喜孩子们顺利完成任务,并为信守承诺坚持完成任务的孩子们感到骄傲。”
家长称此次活动为“勇敢者游戏”
据了解,在公益闯关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学业紧张时,如何权衡;拖延症犯了,如何坚持;面对陌生体验,如何克服胆怯……最终,这些经历都成了孩子们最深刻的感悟。有家长说,对孩子而言,这是一个“勇敢者游戏”。
石奕澄是在参与学校公益活动时发现“一元慈善家”活动的。在所有任务中,体验盲道最让他紧张,“蒙上眼睛,都不敢走路了。”他对盲人的不易感同身受。此外,帮妹妹洗衣服,给爷爷奶奶讲述自编的小故事,为垃圾分类做手抄报……家人的支持,是他完成任务的巨大动力。
童瑶是自己发现并决定参加“一元慈善家”活动的,妈妈吴女士十分尊重女儿的意愿,在女儿正式参加前还郑重地对她说:“一旦参加,就一定要坚持到底。”童瑶觉得完成任务并不困难,自己的问题在于拖延症。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好几篇“行善日记”都是拖到最后一个月才完成的,以后一定要及时做事。
李子年纪还小,热心公益的父母全程指导他完成了所有任务,爸爸李志强、妈妈朱玲芳都是资深慈善义工。因为还不大会写字,李子先口述一遍“打卡”感受,然后再用拼音记录,光“行善日记”就认真做了两遍。在完成帮助老人的任务后,李子跟爸妈提出,自己要发明玩具,陪福利院里的爷爷奶奶一起玩,爸妈听了特别欣慰。
新一轮任务今年继续
2018年的公益闯关已经圆满结束。3名坚持到底的孩子已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行善账户”,也通过完成任务影响了不少小伙伴。石奕澄的目标是帮助一名生活困难的同学,他已得到30多名小伙伴的支持;童瑶为小微基金起名“爱的风铃”,她发动了40多个小伙伴为延边州的女童助学;李子的“李子树”是在生日当天设立的,小伙伴们给他的礼物全都变成了爱心捐款,李子用这笔钱帮助一名全身95%烧伤的护士。以孩子们名义设立的小微基金将永久有效。
今年,“一元慈善家”活动还将继续推出新一轮公益闯关任务,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参与这项活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