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特别关注6大变化!2018和2019宁波政府工作报告对比
2019年02月14日 15:17:34 来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中国宁波网2月14日讯 今天上午,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裘东耀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受瞩目的内容,毫无疑问是对新一年宁波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的部署。对比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任务中,有6个方面变化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个变化:对预期经济增速目标的调整

  报告建议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期目标定在6.8%左右。相比2018年,预期目标降低了0.7个百分点。

  这样的调整,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有主观必要性。

  一方面,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经济存在下行压力。2018年宁波虽成功跻身经济总量万亿城市行列,但在增速上维持在7%左右,不及7.5%的增速目标,降低2019年的目标增速,是对经济发展客观基础的准确认知。我们也注意到,今年报告将城镇登记失业率目标调整为3.5%,相比2018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降低经济预期增速目标,更有利于聚焦质量发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供充足的空间。我们注意到,在今年的这个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

  “在高质量前提下能快则快”

  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对应,今年的研发经费支出占比预期目标,被定在2.8%,较2018年目标提高了0.2个百分点。显然,这是对全市创新主体的科技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杭州、天津、南京等兄弟城市,宁波在科研投入上仍存在差距,有必要也有紧迫性加快、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实现科技兴市。

  当然,在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稳增长仍然是必须的。我们看到,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投资依然是2019年的重要命题。今年报告把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定在10%左右,而据统计,2017年和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保持在3.5%—3.6%的水平。显然,2019的增速目标,既是高要求也是新挑战。

  第二大变化:不惜笔墨强调制造业发展、对实体经济

  这其中,相较2018年报告,主要有三方面的新内容。

  一是对民营经济发展地位的明确。

  民营经济是宁波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重视民营企业家、培育好民营企业,是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据统计,今年报告中,共有38处提及企业发展,新增民营经济扶持措施,明确2019年要落实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意见和降本减负10条新政,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强调要用好资本工具,发挥资本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年的报告,显示了大力扶持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明确了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方向。

  作为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近年来,宁波一直在寻找自身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名片,既要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又要抓住新兴产业发展潜力,既要把握住工业制造对宁波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也要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今年报告指出,2019年全市在工业经济领域,要重点实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明确打造绿色石化、汽车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四大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关键基础件、智能家电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示范区。

  同时,在服务业领域,报告也明确了研发设计、高端会展、检验检测、人力资源服务等专业服务业以及现代港航服务业、金融保险业这几大发展方向。

  三是明确了数字经济的具体发展方向。

  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竞争力、迈向现代化、实现“两个高水平”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 “一号工程”的深入推进,相比于2018年,全市对数字经济的内涵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对发展路径有了更精确的判断、对具体抓手有了更充分的储备。

  在今年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鼓励构建数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思想。在具体规划上,基本构建了由核心产业(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互联网等)、前沿产业(5G商用、北斗应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型服务业态(跨境电商、新零售)组成的数字产业体系;明确了以模式创新和智能化改造为两大路径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方向;勾勒了以前洋E商小镇、i设计小镇、机器人智谷小镇、息壤小镇、芯港小镇等为平台载体的全市数字经济建设主战场。

  第三大变化:新增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内容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较长的时期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随着近年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外贸出口面临着众多不确定因素。

  外需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稳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去年,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重新提出要持续扩大内需,随着货币和财政政策转向边际宽松,计划通过减税降费、定向宽松、基建投资、国企改革四个主要途径来抵御来自各方面的经济下行压力。

  与这样的大背景相呼应,作为外向型城市的宁波,今年报告一方面明确,在出口方面将以维稳为主,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指导,同时鼓励外贸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要扩大投资消费,充分激发内需市场新潜力。

  其中促进消费增长的具体举措,包括:出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意见;优化升级实物消费,培育壮大服务、信息、文化、健康、绿色、定制、时尚、智能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报告也对全域旅游消费、农村消费、社区街区消费等,提出了新的服务内容及模式要求。

  此外,在内需环境的优化问题上,报告指出,将切实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扩大在养老、医疗、交通、能源、环保、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快构建企业拓展内需市场新渠道。

  第四大变化:首次将三大攻坚战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三大攻坚战,即风险防控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其中在风险防控一块内容上,报告有这么一句话:“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一城一策’试点工作。”

  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直接提及房地产市场的唯一一句话。

  在去年报告中,房地产市场相关表述是被放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块内容里的。当时的话是:“坚决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启动新一轮棚改,推进住房保障货币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五大变化:明确提出了沪甬战略合作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宁波深化和龙头城市上海的战略合作,显然意义重大且深远。报告将之单独列作一块内容,可见重视。

  报告给出的沪甬战略合作的具体内容,包括:

  推进浙沪(宁波)合作示范区建设;

  深化投融资、自贸区、产业承接、港口物流、科技人才、教育医疗等领域合作;

  参与建立长三角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交流机制,共建上海宁波研发园等科创平台;

  推进与长三角区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互联互通;

  加快沪嘉甬铁路前期工作,加紧谋划沪甬跨海交通通道建设。

  与沪甬合作的逻辑相类似,推进宁波都市区同城化发展,也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一块内容,包括甬舟关系——推动两地优势互补,加大沿海岛屿合作开发力度;包括甬台关系——促进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包括杭绍甬关系——推进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此外,宁波都市区的同城化,还包括完善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涉及项目由杭甬高速复线一期和二期、金甬铁路、甬舟铁路、六横公路大桥等,打造“1小时交通圈”;加强浙东五市合作,促进公共服务等领域共建共享。

  第六大变化:城市化的新内容

  相比2018年报告主要着墨于城区各区块的开发建设、推进提升,今年报告将城市化的视野,扩大到了全市域。

  2018年的报告,提及的主要是“优化提升三江口片区,加快建设东部新城、南部新城、镇海新城、两江北岸等区域,高水平谋划推进东钱湖区域发展,统筹开发西部区块。”而今年报告,新型城市化的内容包括:

  加大沿江区域开发力度,推进三江六岸品质提升;

  高标准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东钱湖区域、镇海新城、北仑滨江新城等区块;

  推动奉化、海曙西部加快融入中心城区;

  扎实推进大湾区建设,深化前湾新区规划研究和空间规划编制,加快余姚、慈溪、杭州湾新区一体发展;

  支持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

  推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统筹象山港区域绿色发展,加快奉化滨海区块、南部滨海新区、航天智慧科技城建设。

  两相比较,今年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重点,在地理方位上或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报告还新增了城市有机更新的一块内容。其中,第一句就提到要“推进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分类改造绕城高速以内、其他区县(市)城区建成区范围内的城中村,启动改造面积280万平方米以上。”

  相较持续了十几年、目前已经收尾的对原老三区59个城中村的改造,这次新的城中村改造计划,范围显然更大。而城中村改造的“扩面”,与城市化的从中心城区转向全市域,逻辑是相似的。

  当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去年相比,也有不少不变的地方。

  比如对人才、对科技创新一以贯之的强调和重视,对营商环境、“最多跑一次”、“亩均论英雄”以及其他领域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要求,对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重视,对就业创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民生福祉还有城市文化、文明、安全等领域的重视。等等。

  不管变还是不变,都是新的一年、新的环境下,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要着力去做的要事。

  新春万象更新。我们共同期待一座更好的宁波城!

标签: 宁波两会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