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曙南门街道举办了一场“微治理·小景观”创意展示大赛,来自辖区11个社区的社工自编自导自演,通过情景剧、小品和诗朗诵等形式,生动形象地演绎了辖区101名社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图为柳锦社区的社工把瓶瓶罐罐穿在身上走秀,展示他们这个废旧玻璃回收试点社区特有的风采。(刘波朱燕君摄)
宁波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人员6497人,每万人拥有专业社会工作人才8.1人;拥有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点6个,省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及实训基地4家,省级社会工作督导人才6人,市级社会工作示范基地30家,社会工作总体发展水平位列全省前列。这是记者在近日举行的我市社会工作宣传周启幕仪式上获悉的一组数字。
近年来,宁波从“政策”“平台”“人才”入手,积极拓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为有需要的群众、家庭、社区提供专业化服务,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米”。目前,我市社会工作服务覆盖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婚姻家庭、残障康复、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多个领域。
“社会救助家庭友善访问”项目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协助一肢残少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帮助一肢残青年走出自卑心理,走出家门寻找工作;让困难单亲家庭的14岁叛逆女孩回归家庭;让一中年丧偶妇女走出情绪低谷,重拾生活信心。“通过友善服务驱动,唤醒服务对象生活的热情和服务方的参与感,让服务变成一种有温度的分享与互动。”项目负责人说。
慈城镇云鹭湾社区是个典型的“新宁波人”社区,社区内80%以上的老人为“老漂族”。“老漂族”社区融入项目帮助老人构建和完善新的社会支持网络。老人们的改变十分明显,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自主策划组织了重阳出游,组建了“老漂俱乐部”,互帮互助的氛围日益浓郁,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日益提高。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已成为我市公共服务领域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就在近5年,我市各地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解决了小区建筑垃圾堆放点扰民、小区停车无序、便民设施添置等居民关心的民生事宜,也为残障人士、困境儿童等群体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2018年,宁波投入近千万元开展专业服务项目300余个,社会工作者实施个案、小组、社区服务3000多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