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少先队队员在烈士墓前宣誓。(李崇高摄)
阳春三月,满山青翠的大榭岛,莺歌燕语,生机勃勃,一片春意盎然。而位于横峙岭山麓的大榭革命烈士陵园则一派庄严、肃穆、宁静的气氛。
就在去年年底,完成改扩建工程没多久的大榭革命烈士陵园迎来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组人员。《新中国海岛大决战》五集系列专题片第一集在此拍摄取景,还原我军历史上“渡海第一仗”。
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为何让人难以忘怀?
《国家记忆》是中国第一档国史节目,以“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人物立传”为宗旨。2017年开播,为央视十大创新品牌栏目,黄金档收视率位居前列。每周一至周五晚间8:00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时长30分钟。本次拍摄专题片初定今年4月播出。
解放大榭岛我军渡海第一战
每当走进大榭革命烈士陵园,轻轻抚摸那些坟茔墓碑时,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年代。大榭岛最高峰——七顶山,如今残留着的战壕就是历史的见证。
1949年7月初的一天清晨,海面上弥漫着浓雾,一场渡海之仗正在紧张地酝酿之中。
为了死守,在大榭岛30.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敌军构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烧毁船只并且封锁渡口。沿海阵地增设了大量的水上障碍物,海涂上插满如狼牙般锋利的竹子,竹篱笆像城墙一样把海水层层围住,屋脊形铁丝网、密密层层的海上梅花桩,还有架在水上、防止船只接近的油桶爆炸物……
由于隔海相望,想要解放大榭岛,第一关就是渡过大榭与穿山半岛之间约1500米宽的白鸭洋海峡,小木船该如何突破敌人严密的海上防御网?尽管我军战功赫赫,从北方一路打过来,也碰到过无数的硬仗,可唯独没有在海上作战过。
军情紧急,容不得半点耽搁。于是,为了适应海上作战,我军上至各级指挥员,下至战士,都学摇橹练划桨,投入战胜海洋的训练当中。同时,用毛竹做成的“三角救生架”又为渡海之战平添了一分胜率。
当年7月8日晚,海面上一片漆黑,突然几道火光掠向大榭岛的“屏障”老鼠山、太狮山。战斗打响了,六条内河小船载着战士们朝敌守军阵地冲去。很快,他们就占领了“两山”滩头阵地,用机枪猛烈扫射压制敌军……大榭岛的“门户”终于扫清了!
1949年8月18日,这是载入我军军史的一天——渡海作战的空白被填补了。
当晚6时30分,两颗红色信号弹升向天空,顿时炮火铺天盖地向大榭的敌军阵地轰去,给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仅用七分钟,敌军苦修了2个月的前沿工事就被摧毁大半。10分钟后,“抢渡”信号出现,早已准备就绪的战士们乘着木船如猛虎出柙般冲向海的对面,很快就占领了滩头阵地……
七顶山海拔333.9米,是大榭岛群山的主峰。山顶前是一片数丈高的陡崖绝壁,东边舟山群岛清晰在目,西望穿山半岛,霞浦、柴桥近在眼前,俯视大榭岛,全岛风貌尽收眼底。这个制高点是绝佳的天然阵地。但就是这样一个易守难攻之地,愣是被三名不惧生死的勇士——王长银、庞恒全和张文华给突破了。
最终,大榭岛获得解放,敌军伤亡1448人,我军伤亡121人。王长银、庞恒全、张文华三人获得“浙东三勇士”称号。此役为我军渡海作战的成功战例,也揭开了我军解放舟山群岛的序幕。
老英雄王长银缅怀长眠于此的战友。(吴志庆摄)
重视红色基因让红色传承永不褪色
当时间的指针拨到70年后的今天,曾经的渡海之战又“活”了过来。
据悉,早在1984年,大榭乡政府就将分葬于大榭岛下厂村沙塘、太平村横坑、龙山村礁门、堍头村长腰剑岛等处的革命烈士忠骨集中迁灵,择地横峙岭建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500平方米。1992年,陵园面积又扩至707平方米。
1995年2月,大榭开发区再次对烈士陵园进行整修,面积扩至1280平方米。彼时,陵园建有一座底座周长3.2米、碑高6.5米的纪念碑。纪念碑四面八棱,寓意革命烈士来自四面八方,碑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背面刻有解放大榭岛战斗简介碑文。
去年9月26日,历时4个月的大榭革命烈士陵园第四次改扩建工程正式完工,耗资1000余万元。工程包括史迹平台、瞻仰广场、碑记广场三大部分。
如今的大榭革命烈士陵园,再现了当年的战役情景。改扩建后的革命烈士陵园面积达到16600平方米,整个环境焕然一新:扩建的两层平台与纪念碑平台浑然一体,陵园面南朝北,三面青峦相依,正面一池碧水,清澈如镜,映照丰碑,犹鉴后人。
有市民在“游记”中这样写道:“沿靠山侧东环形路,漫步五十米,便是陵园入口,正门竖立一块高大的立体三角面石碑,正面镌刻大榭革命烈士陵园红色大字。转身朝西,沿着兴岛南路与东侧陵园相连的新建栈桥,迈入陵园,观栈桥两侧山坡,昔日的蔬菜作物、苗木已被清理。平整的坡面草坪嫩绿,芳草萋萋,银杏、栾树、朴树、翠柏、枫杨等色叶乔木,在明媚的阳光下婆娑讴吟,似在歌颂英烈……”
当然,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底层平台正面的石碑。碑面前端是一本摊开的石雕书本,左页是前言,右页是《大榭岛战斗示意图》。拾级而上,有台阶镌刻“1949年7月19日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作战方针”“1949年8月16日,一九O团司令部下达作战命令”……从镌刻战役时间节点的台阶走过,使人神色凝重,脑海里浮现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场,英烈们冒着枪林弹雨,划着小舢板驶向大榭岛抢滩登陆的场景。
“大榭革命烈士陵园是大榭解放的历史见证,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它于2013年3月被认定为宁波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点。”大榭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如今的陵园已是宁波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北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榭开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红色基因在此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大榭革命烈士陵园底层平台。(徐关金摄)
群众感恩在缅怀中追寻初心力量
为了新中国,为了解放大榭岛,年轻的勇士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长眠在这里,有的还没有成家,有的姓名不详……
他们的革命人生虽然很短,却给后人留下了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敌机投炸弹时,一名小战士为了救关外村的阿生公,用自己的身体作掩护,鲜血染红了军装……至今,大榭岛人民还在传颂他们的故事。
“去年,一听陵园要改扩建,西岙、下厂、太平、长塘经济合作社等基层组织和村民就大力支持。36亩项目征地提前交付,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大榭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人民对于革命先烈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数十年来,每逢烈士牺牲日,大榭岛的群众都会主动前来陵园进行祭奠。
而每逢清明时节或者国家烈士纪念日,更有岛内外的社会各界人士来到陵园缅怀革命烈士。尤其是烈士的亲人及昔日出生入死的战友们,会不远千里从河南、安徽等地带着家乡的泥土、水或酒来看望他们。
时任一九??团团长的周志成就多次来大榭祭奠战友,离世后其骨灰安葬在烈士陵园,陪伴昔日的战友。冲上七顶山的三勇士之一王长银,今年已是92岁高龄。三十多年来,每到清明时,他都会来这里缅怀,挨个抚摸墓碑,与安息在此的战友隔世对话。已故的省政府离休干部刘志远,在解放大榭岛时年仅14岁。2012年12月2日,他将自己历经多年创作的首部全景再现解放舟山群岛战役的《跨海东征》一书供奉在牺牲战友的坟头,告慰战友们的在天之灵。
历史将永远铭记“渡海第一仗”的辉煌,永远铭记跨海东征的三军将士。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以告慰烈士们的是,70年前闭塞落后、交通不便的乡村渔岛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现在全岛产业、港口、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各个领域协调发展。今日的大榭岛已是生机勃勃、景色宜人的海上新城。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