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开化县十年变化有多大?
2016年08月14日 19:22:20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山 开化报道组 徐祝安

  浙江在线8月14日讯(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于山 开化报道组 徐祝安)8月14日,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中共开化县委、开化县人民政府承办的 “绿色发展 生态富民”十年之路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开化县召开。

  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开化县领导、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村支部书记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8月14日上午,与会领导、专家实地走访了百里黄金水岸线、花卉公园、华埠镇金星村、根缘小镇等地,实地感受开化县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开化的百里黄金水岸线 高韩 摄

  2006年8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化县金星村考察调研时几番嘱咐当地的党员干部:“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把经济搞上去,为群众办实事”,“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这就是新农村。”

  金星村捕鱼景象 汪培群 摄

  十年来金星村也发生了巨变:1600平方米村口公园、3000平方米休闲公园、万米环村江滨绿色休闲长廊、7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生态茶园、大型农家乐、休闲古埠头、水上游乐场……村民种植茶园、经营民宿、开展乡村旅游,“人人有事做、户户有收入”在金星成为现实。并且,像金星这样的新农村在开化已呈“星火燎原”之势。

  开化古田山晚霞 段刚强 摄

  十年来,开化全县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甩掉了“欠发达”,实现了“绿富美”。

  这十年,在“两山”重要思想指引下的开化,是开化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十年,是钱江源头生态保护得最好的十年,更是开化老百姓最得实惠的十年。早在1998年,开化率先确立生态立县战略,从此保护生态便深入人心,开化人一路向“绿”前行。

  开化高田坑 段刚强 摄

  【浙江新闻+】

  2003年,开化在全国第一个通过了“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评审并实施;

  2010年,开化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

  2013年,开化明确提出要建设国家公园,打造“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升级版”;

  2014年,开化被浙江省政府列入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同年8月列入全国28个“多规合一”试点市县之一;

  2015年,开化获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方案,从而成为全国第四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开化风光胜似人间仙境 余和军 摄

  开化十年发展之路,见证了生态文明理念在开化实践从“自发”到“自觉”,再到“自信”的发展历程。开化也成为习总书记为之点赞的“好地方”:在生态环境上,截止2015年底,开化森林覆盖率达80.7%,出境Ⅰ、Ⅱ类水接近100%,优良天气率达到99.4 %,pm2.5浓度均值为26微克/立方米,县域负氧离子含量年平均值在3770个左右;2016年6月,开化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在经济发展上,今年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05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排名衢州市各县市区首位;在旅游产业,2015年达到了689.79万人次、42.29亿元。在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方面,截至2015年,开化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4元;全面消除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已经越走越宽。

  开化的原始次森林 潘金 摄

  2016年上半年,开化县在衢州市对县(市、区)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在浙江26县发展实绩考核中名列前茅,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考核总分第一,GDP增速、农民收入增长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首位。

  表演着高跷竹马的幸福开化人 周建云 摄

标签: 开化;变化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