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宅基地换住房推动农民集聚
龙游破解农民建房难
2016年11月06日 07:28:53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方臻子 通讯员 李风

  浙江在线11月6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方臻子 通讯员 李风) 粉墙黛瓦马头墙,一派徽派民居风格,既有单身公寓,也有三室四室的公寓,还有排屋……位于龙游县溪口镇的农民集聚安置小区翠竹小区,虽然绿化还没做好,却已是镇上最漂亮的小区了。“这房子我太喜欢了。”和几十位村民结伴来看房的龙游大街乡贺康村村民刘虹说。

  这么漂亮的房子,龙游符合条件的区域地质灾害影响户、农村土地综合搬迁对象及下山脱贫人员,都可以申请用宅基地来换。

  “我们一家4口有希望申请到125平方米的公寓。”刘虹脸上喜气洋洋。她心里有笔账:老屋所在的贺康村是龙游最南部的山区村,夫妻打工、小孩上学、老人看病都不方便。搬到溪口后,生活便利不说,1公里外就有工业园,找工作也方便;换到翠竹小区,首付6万元、贷款10年、月供1000多元,经济压力不大;换房后,农户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股份收益分配权不受影响……

  据悉,翠竹小区安置基准价为每平方米1980元,仅为同地段市场价的三分之一左右。资金不足的农户还可享受房价七成的安居创业贷款。

  龙游县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龙游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支点,规范宅基地管理,破解农民建房难。当地梳理整合下山脱贫、水库移民、地质灾害搬迁、村庄整治、危房救助等政策资源,在省财政补助农户每人8400元的基础上,县财政给予退出原宅基地每平方米100元补助,对整村搬迁农户再给予平均每人1000元的奖励及一定的安置过渡费。各方面补助加起来,农户自己再凑点,基本上能拿出首付款。

  龙游还注册成立龙游县奔康投资有限公司,实行农民集聚安置小区建设管理的市场化运作;建立退搬挂钩机制,破解搬迁农民退出旧宅难问题;创新建房安置模式,通过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三级集中安置小区分级安置、老年公寓差异安置、梯度转移安置等方式,多元化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

  在龙游,晨东、阳湖、翠竹、晨北……一个个崭新的城市社区成为农民新家园,不但推进了新型城镇化,也改变了土地粗放利用的旧模式。原农村人均居民点面积达到198.42平方米,现在农民集聚安置小区内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减到97平方米以下。

  近5年来,龙游共建设农民集聚安置小区63个,节约土地4488亩,安置地质灾害避让搬迁1564人,已解决33260名农民住房问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年均2.1%的速度逐年提升。

标签: 龙游;安置小区;搬迁;龙游县;农户;宅基地;地质灾害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