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80后开化小伙和他青瓷梦
2017年04月26日 09:47:18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他身形瘦弱,扎着霸气短发却气质温润;他40岁不到却已是声名远播的一派“掌门”人;他化泥为神奇,在短短六七年就让开化青瓷声名倔起,他就是国家级陶瓷二级技师、衢州市民间工艺大师、衢州市非遗项目“开化青瓷烧制技艺”市级传承人、开化青瓷恢复传承者——葛毅辉。在一个桃花细雨润绵绵的最美人间四月天里,我们慕名前往开化县华埠镇联丰村封家自然村,如愿见到了葛毅辉,并追寻到了“他和青瓷的故事”。

  ▲浙江首部青瓷微电影《白鹤轩》影片

  这位1980年出生于封家自然村的孩子,少时就喜欢一个人坐在门前玩泥巴,捏个泥碗,做个泥板凳,把晾干的泥玩意送进烧火的柴灶间烧制。

  “妈妈,为什么我烧出来的东西,没有家里的茶叶罐那么好看?”“这个得问他们,他们呀,个个会烧茶叶罐,而且还很漂亮。”母亲笑指山的那一边,那是瓷都景德镇。28年前夏日的一个午后,稚气未脱的10岁男孩葛毅辉斜坐堂屋门槛,一边玩着泥巴一边想着母亲说的话。山的那一边,突然对他有了一种谜一样的召唤和吸引。

  转眼间到了1998年,葛毅辉19岁了,他不愿走寻常路,带着少时梦想,背起简单行囊,只身来到千年瓷都景德镇拜师求艺。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拉坯是陶瓷制品成型的第一步,决定着整件作品的成败,也是手工制瓷中最关键、最难的一道工序。在这个瓷器的世界里,葛毅辉不仅遇到了和他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还遇见了后来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著名陶艺拉坯大师的占绍林,并被他收为入室弟子。在占绍林的特别指点下,葛毅辉如鱼得水,畅游瓷海,他的拉坯技术也逐渐娴熟起来。

  学习之余,葛毅辉注意到,景德镇有九成人以陶瓷为生,但会烧窑的不会拉坯,能拉坯的不懂画坯,“流水线”式的制瓷过程,每条流水线分工明确,传统的制瓷工艺正在渐渐丧失。为了传承制瓷传统手艺,也为了不做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熟练工,葛毅辉默默熟悉起每个流程,学习全套工艺的技巧。当师兄弟们都沉睡在暖暖被窝里的寒夜,他却依然手浸在刺骨的冰水中不断练习……3年后,葛毅辉终于全面掌握了制瓷的所有工序,这在全国也为数不多。

  学业完成后,葛毅辉开过陶吧,也回景德镇的陶瓷学院任过教,短短的几年生涯,却让他萌生了一种淡淡的、挣脱不了的危机感。直到他应邀去杭州参加一次南宋官窑陶瓷展,面对那些精美的陶瓷残片,他终于顿悟“相比古人,我还是一名初学者。”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毅然辞掉工作,决定潜心研习古人制瓷的精髓。在元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隐居之地——富春江边的白鹤村,葛毅辉日益陷入痴迷。他的口袋里每天都会放上一块残片,就连晚上睡觉前都不忘摸着残片入眠,细细品味残片的弧度、转折、韵味。期间,他还跟浙派古琴大师徐匡华研习古琴,用触类旁通的方法进入古瓷世界,这一待就是6年。6年后,当他带着“白鹤轩”青瓷品牌离开那个安静的村庄时,已然重塑出了一个全新的“我”。

  2010年,葛毅辉回到家乡开化创业。至目前,他不仅异常兴奋地发现开化的紫金土是制作青瓷的好材料,小时候苦苦寻觅的瓷泥原来就在身边,甚至更好;在开化县城临湖路开设了一间近200平方米的青瓷创客空间,让更多人了解开化有青瓷文化,带动当地就业、创业;发现衢州陶瓷历史绵延近3000年,可以恢复三衢当地经典的好窑口,并通过走访龙游、衢江、江山等各地窑口,修建完成了一个宽2米、高4.5米的柴窑,还以更加优秀的作品斩获了第33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金奖,成为北京荣宝斋、朵云轩、杭州西泠印社的固定供货商,使得他的莲花系列笔洗被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收藏......

  “回来六七年了,自己对自己目前的状态还是满意的,觉得很幸福。”葛毅辉指着成功烧制第一窑后的古法柴窑声音不大却颇为自豪地说,除了即将完成建设的开化青瓷研究院和葛毅辉技能大师工作室,今年新建的这种柴窑是现今三衢大地唯一一座古法柴窑。

  所谓“素瓷传静夜,芳气满庭轩”,相较于用电或燃气来烧制青瓷,柴窑所制瓷品总会带有手艺人的体温,其作品看上去更有暖意,也更能传达他想通过瓷器作品而给予大家的那种温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行业所带来的暖心温度。“人生的价值可以分金钱、精神、灵魂三个境界,现在我的目标越来越明确,那就竭尽所有追求精神及以上的价值,充分利用好开化本地的紫金土,抱朴守真,让‘秀色瓷’在钱江源国家公园破茧成蝶。让开化青瓷再显光彩。”

  “千日修以返初心,万日炼以达极致”。传统产业的传承,需要的就是一种善学善思、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和理念。把少时兴趣变成职业,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贫寒,专注于制造,把工匠精神渗透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产品的细节当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追求卓越,葛毅辉以他特有的工匠精神不仅铸造了一个全新的青瓷王国,也为传统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成功样本。生活需要工匠精神,发展更需要工匠精神。

  (据开化新闻网,原标题《微故事:80后小伙和他青瓷梦》,原作者胡萍 江益军。编辑赵璐洁 梅玲玲)

标签: 开化;青瓷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