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开化非遗传承人郑利岳的高跷竹马人生
2017年07月11日 09:17:30 来源: 掌上衢州客户端 鲍卫东 张静 阮胜

  脚上绑上一米多高的木制踩脚,身上套着竹骨纸面的各色竹马,穿上戏曲行头,盛装亮相,走街窜巷、翩翩起舞……这种古老的民间舞蹈高跷竹马至今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下雨天,教学天,郑师傅带上小高跷去辅导孩子。

  古村“高人”郑利岳利用雨天在家休息的时间,在村里的裕昆堂教村里的孩子学走高跷,把老祖宗的手艺代代相传。

  绑好高跷布带,是安全的关键。

  霞山高跷竹马是是为纪念该村祖先、唐朝开国元勋郑元寿而创,明代大学士商辂与霞山郑旦公又作了改进。此舞源于跳竹马,高于跳竹马,配有8匹神马,以慢步、小步冲跑、旋转等舞步进行,动作难度较大,今年56岁的霞山高跷竹马传人郑利岳,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踩高跷,每逢节日农闲便跟着大人们走村串巷参加演出,熟练掌握了器具制作、节目编排、踩踏等技艺。1988年,组建霞山高跷竹马队,并担任教练,传承霞山高跷竹马技艺。现在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郑利岳说:“看,我们的霞山高跷竹马舞上了挂历。”

  2000年开始,随着古村落旅游项目发展,在县文化部门的支持下,郑利岳开始了对高跷竹马的改良。他对原来打扎简单的竹马进行形象修整,使马的形象更为逼真,然后请来文化部门的舞蹈老师另行编排舞步。改良后的高跷竹马舞天黑下雨都可以表演,夜晚时竹马的灯光更增添了气氛,复杂优美的舞步让人耳目一新。郑利岳长期负责马金镇霞山高跷竹马表演队的器材管护、人员培训、活动组织等工作,还曾率队参加浙皖赣三边艺术节、县城元宵节、衢州市孔子文化节等活动,并多次获奖。

  郑师傅家里备了不少小高跷,供孩子们暑假体验。

  郑利岳除了热心于高跷竹马演出,还是文物保护的带头人。他义务宣传保护霞山古民居,为专家领导和游客解说带路,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2009年,荣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联合授予的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 2012年5月,应聘担任马金中学“霞山高跷竹马”社团辅导员。如今,郑利岳已经带出了不少高徙,全村已有50多名不同年龄层次的高跷高手,现在,27岁儿子郑贞顺已成了第五代高跷竹马传人。

标签: 高跷;竹马;高跷竹马;郑利;文化部门;传承;技艺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7113342885570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