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邵倩 见习记者 祝旖波)下午六点多,距离龙游县城不远的小南海镇东塘山村园邑农场,太阳已经落下来开始往农场里撒播晚霞。
妞妞穿着一双粉红色的人字拖,七岁的她在农场的石头路上跑来跑去。这个农场是她父亲的,也可以说是她祖父的。她是园邑农场的小主人,她拥有五条大狗和九只刚出生的小奶狗,别的产业她一概不放在心上。大黄狗丢丢和小黑狗糖糖打架了,父亲连忙跑过去劝架,妞妞穿着人字拖跟着父亲也跑得飞快。
2013年,妞妞3岁,那时候一家人还住在宁波。妞妞的父亲叫张正伟,四年前,他还在宁波市鄞州区发改局重点办上班。 2005,张正伟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环境艺术系,妻子和自己同校同届又同系。“我老婆是宁波人,毕业后我们两人都在宁波找到工作买了房落了户。”张正伟回忆道,“我在发改,她在中国银行,我们俩年薪加起来也有二十多万。”
“白天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外面开协调会,参观,应酬。”张正伟说,“几年下来,我真的坐不住了。”我们坐下交谈,张正伟把自己的历程娓娓道来。期间,女主人热情地端出切好的小香瓜、火龙果、西瓜,招呼我们多吃点。我拿起一块红心红龙果,一口咬下去,冰冰凉的甜味立马从舌尖闪电般经过食道蔓延到胃里。张正伟也拿起西瓜,几口就下了肚。
“这个地方我小时候 待得还是比较多的,因为这里(龙游)是我外婆家。”开始我还惊讶一个金华人怎么把龙游方言说得这么地道。龙游本地的帮工大爷们在农场里看到妞妞总会热情地用方言打招呼,妞妞眨着大眼睛似乎也听懂了。小时候在这里的生活与回忆,也是牵引着张正伟返回田野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妞妞皮肤黑黑的,其实是来农场后晒黑的,看上去瘦瘦的小姑娘其实结结实实的。“之前在宁波的时候,吃的都是超市里买来的食品。”张正伟说,“妞妞后出生我就更加关注孩子及家人的食品安全问题。”吃自己种的东西,这个想法在张正伟的脑海里越来越强烈。
园邑农场本来是由张正伟的父亲承包下来,山地、水田、水塘等等加起来有500亩。“我父亲原来是做苗木生意,近几年行情不好,我就更想回来帮他。”张正伟说起自己回来的另一个原因。
可辞职回家这一个决定却受到老人的强烈反对。 去年九月,张正伟把自己上班时候开的奔驰卖了30多万,花了10万块钱买了一辆皮卡。本来开着大奔上下班,变成了每天开着皮卡去县城送货。张正伟的生活,已经是实在在的改变了。
在父亲看来,辞去“铁饭碗”,从大城市回到小乡村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再加上农场的辛苦,父亲并不想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我岳母曾经还因此失眠了一个月。”张正伟不好意思的说道。
即便有太多的不理解与阻挠,张正伟还是毅然坚持辞去工作,带着老婆孩子来到龙游。2013年考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在职研究生,多学些关于打理农场的专业知识,张正伟是真的一心一意把农场做好。妻子和女儿的毫无怨言也给了他巨大的信心,在妻子看来“一家人在一起”更为重要!
张正伟坦言到:“从14年开始实施,至今主要都是支出,还没有收入,要是3年后能达到收支平衡就算是很不错了”。他想把园邑农场打造成一个专注产品安全,让顾客食用放心的农场。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有机农场盈利快主要是一规模化,二是高附加值。张正伟并不想这样,他的想法是首先这个农场是交个一帮朋友,让这些核心客户把园邑农场当成自己的农场,可以不计价、不计量的来拿食物,农场里有的就可以不用到市面上去买了。
他的理想状态是有一群和他有类似理念来享受这种田园生活的核心客户,互相绝对信任,一起来“共享”这个农场和农场里的食物。而盈利点放在那些能做成规模的、普通家庭并不容易消耗的食物,比如大规模的鹅等等。
现在的园邑农场还是处在开发初始阶段,张正伟利用自己学到现代化的知识结合古法养殖一起来打造他们现实版的“向往的生活”。至今,园邑农场还有好几块地还种着草,以此来改良土壤,从而为下一批的种植打好基础。
在和张正伟聊天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很多之前对食物认知的误区,不得不说,农业也是个博大精深的行业,只有真正专注于此,才能做好。我们生活在城市中,总是偶尔向往着去乡野闻闻青草味,看看满天星,却总是感叹是现实的束缚让我们无法达成。
太阳已经落下山头,妻子做好了晚饭,妞妞懂事地收拾好碗筷放上餐桌。在外疯玩的大狗小狗们都跑回来,依偎在张正伟脚下。风吹过空旷的农场,吹过农场的每一位成员,把星星都吹到木屋顶上,吹进妞妞的梦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